市场金融对粮食安全生产的影响
我国粮食安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部门的影响,如何做好市场金融方面对粮食安全的规范影响呢?
一是加强国家金融支农政策对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倾斜。在当前稳健货币政策条件下,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继续向粮食主产区倾斜,适当增加贷款额度;对各银行的涉农贷款,在存贷比考核上给予宽松掌握,解决支农资金制约问题;加大财政税收对农村金融支持力度,设立农业风险基金,资金由中央财政与省级财政按一定比例分担,中央和地方政府联合设立政策性担保机构,也可以引进社会资金参股,为农户和农业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服务。此外,加快农业立法,完善《农业法》,制定《农业保险法》、《巨灾风险法》等。
二是确保金融政策支持粮食稳定增长行动的成功。各家涉农金融机构信贷政策应有保有压,应以增加涉农贷款为主线,不断创新并增加对农业以及相关产业的信贷供给。在注重防范金融风险前提下,确保每年涉农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其他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对农民购买良种、农药、化肥、农机具和农用燃油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有效信贷需求要及时予以满足;对农资企业和种子公司等的流动性贷款要予以优先支持;要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合理掌控春耕备耕资金投放节奏,必要时可以根据时令集中投放;继续做好涉及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的贷款投放,着力满足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有效信贷需求。此外,控制涉农信贷资金被挪用风险,抑制用于农产品炒作、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信贷资金需求。
三是加快推进金融改革步伐。尽快成立我国粮食投资银行以及粮食储备银行,强化对农业的支持。目前我国已经有了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同时,要建立粮食产业发展基金,积极推进粮食贸易融资,支持粮食生产,保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我国粮食逐年增产。
四是有关部门可以鼓励农业企业上市,引导资本市场加大对农业以及相关产业的投入。有资料显示,农业股票占到了美国股市的3%。而我国在20多万亿的A股市场中,只有不到2000亿农业股票,占比不到1%。这说明,我国农业企业上市不仅规模小,而且份额也非常小,具有极大的拓展空间,此外,为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稳定农产品价格与农民收入预期,提高我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价格话语权,应进一步丰富农产品期货品种。继续大力发展我国自己的粮食期货/期权市场。
五是增加新的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金投入涉农领域。
六是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市场,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农业抗灾减灾以及灾后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的作用,以此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和粮食的稳定增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