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粮食生产与确保粮食安全的建议
2003年粮食仍呈减少趋势,粮食安全已成为中国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从长远考虑,稳定粮食生产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200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我国的中长期粮食供求将仍然是短缺,因此政府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我国粮食生产长期稳定发展,实现长久的粮食安全。
1、免除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税
农业是提供居民生存发展必须品的基础产业,粮食属日常消耗量较大的生活用品,且低值、易耗、难贮。粮食的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较低,社会效益大。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与农民担负着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确保全国粮食供求总量的基本平衡是粮食主产区农民为国家所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牺牲了从事相对高效农业生产的机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也要考虑增加农民收入,在国内粮食价格已经接近或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免除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税,可以在一定成度上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因此,建议我国政府首先免除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税,从根本上减轻农民的负担;其次,再考虑逐步免除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农业税。
2、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近年,中国粮食连年减产,其中自然灾害仍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说明中国粮食生产能力还不稳定。因此,巩固粮食生产基础、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非常重要。要保护好耕地和水资源,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旱涝保收基本农田,加强优质高产粮食品种的培育和配套生产技术的攻关,搞好粮食生产技术的储备。同时建设稳定的国家商品粮基地。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形势下,按照发挥区域优势的原则,重点抓好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把主产区建成稳定的商品粮供应基地。商品粮基地内部也需要依靠科技,调整品种,搞好加工转化,提高质量与效益,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足够的商品粮源,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