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仪器网致力打造专业粮油仪器信息平台,本页面详细介绍我国玉米种植情况的一些介绍详细信息!

我国玉米种植情况的一些介绍

来源: http://www.grainyq.com/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14-02-13  阅读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我国玉米种植情况的一些介绍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农作物之一,虽然种植面积非常大,但是玉米的单产确比较低。2004-2008年,全国玉米的平均产量是4.4吨/公顷,是世界平均产量的1.54倍,但只有世界最高单产国家平均产量的49.94%。同时,中国也是全球玉米消费量最高的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全国玉米产量从2000年开始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到2003年,全国玉米总产量只有8648.8万吨,比历史最高年产量(1997年,12328.9万吨)减产3860.1万吨。为了确保国家粮食供给安全,2004年政府制定一系列强制措施,促使玉米产量回升,到2006年全国玉米产量突破10000万吨,之后每年玉米产量稳步提高。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玉米的人均消费水平低于多数发达国家,但是当前中国已处在工业发展的中期,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人们对于玉米消费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这与中国优质玉米产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不符。加上当前中国玉米加工业总体规模小、竞争能力弱、国际地位低,蕴含了巨大的发展潜力(马晓河、蓝海涛等,2008)。中国的玉米消费将进一步增加,同时对于优质麦的进口也会不断增加。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粮食出现阶段性的供大于求,导致玉米的进口从1996年开始下滑。随后国家对农业生产结构开始进行战略性调整,国内粮食年度新增供给逐年下降。累积的国内玉米产量下降使得2004年中国的玉米进口量出现较大增长,为726万吨。2004-2008年连续五年玉米的全国进口下滑,直至2009年开始,玉米的进口量大幅回升。

  玉米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等。中国是传统的玉米进口国,玉米的出口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国内的玉米供给大于需求,导致2000-2003年连续四年玉米出口量大幅增加。但随后而来的政府政策调控以及气候条件不适、水资源短缺等自然条件不足使得2004年和2005年玉米的出口量大幅度下降。虽然2006年和2007年两年,中国的玉米出口量较之前是有所回升的,但从2008年开始这种回升便停止,2008-2010年,全国玉米总出口量从12.6万吨持续下降为1.2万吨。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