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种植优质稻谷面临的困难
岳西县种植优质稻谷面临的困难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近年来,岳西县被列为省优质米基地县后,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有一定的增加,但是相对于岳西县基础差、县大民穷、经济发展缓慢的实际,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农田水利化程度不高,有些地区靠天吃饭的现象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优质稻生产的发展。
2、产量不高,品质下降,效益不好
岳西县还有50%以上的优质稻面积进行常规栽培管理,农户以增施化肥、利用高效农药来提高产量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农田环境日趋恶劣,田间土壤板结严重,水质污染加剧,优质米有毒物质残留大,米质下降,难以满足消费需求,参与市场的竞争力弱。虽然农业部门近几年推广了一些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但推广困难多,群众接受慢,发展面积还很小(全县现有的1.53万hm2稻田中,有33333hm2适宜稻田养鱼,有6666.67hm2适宜稻田养鸭),适应不了市场需求,制约优质米产业的发展。
3、优质稻育种研究起步晚
八宝米研究所成立时间短,经验不足,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各种科研设备紧缺,科研经费严重不足。虽然有一些品系进入省区试,但离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还差很远,目前还不能满足优质稻生产发展的需要。
4、科技投入少,加工混乱,产品档次不高
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分散,进行技术指导难度大,群众科技意识淡薄,对新技术的接受力弱,高产保优栽培技术的推广难度大;加工实体多、规模小、实力弱,牌子混乱,品牌战略意识不强,市场开拓率低,产品质量和档次不高,地方特色不明显。
5、龙头企业市场开发力度不够,营销队伍素质不高
龙头企业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对市场开发力度不够,市场份额小,目前全县优质稻产量44758t,而其企业精加工量仅5000t,只占优质稻总产量的11.2%,还有近88.8%的产品没得到有效开发;企业未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营销队伍行为不规范,素质不高,小商小贩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整个产业发展的长远利益,产品以次充好现象时有发生,新产品信誉受损,营销市场不稳。
岳西县优质米产业的发展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各部门、各团体的通力协作下,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要做强做大优质米产业,还需大家共同努力,坚定信心,以创新的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促进优质米产业沿着快速、健康的方向发展,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