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做好农产品质量检测与管理的几个措施
我国做好农产品质量检测与管理的几个措施
农产品安全关系着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安全,如何做好农产品安全的检测与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我国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管理的几个措施。
1、扩大规模,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
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是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当前农业发展的工作实际,围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进一步制定与完善地方农产品生产标准,通过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把标准化技术规程用于生产中。特别是要在10个优势农产品专业村、10大农产品示范基地,规范标准化生产。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加强认证,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我国目前仍以一家一户分散的生产方式为主,不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及农业标准化生产。因此,应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主流与重点,即农产品生产大户及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要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规模经营和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减少农产品生产小户,以种养殖大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实行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来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还要鼓励发展绿色无公害基地,做好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认定与认证工作。
3、抓住重点,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
开展农业综合执法是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农业部门应根据自己的职责范围,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包括种植业产品专项整治、生鲜乳专项整治、饲料专项整治、兽药及畜产品专项整治、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专项整治、农资打假专项整治。结合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开展重点季节、重点场所、重点品种专项整治,尤其要加大农业投入品和上市农产品的质量抽查力度,不定期开展农产品种养殖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检查和农资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督抽查,增加农产品抽检批次和数量,有效遏制有毒有害农产品流入市场,从而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
4、强化管理,加快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
结合兰溪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产品有标识生产,逐步建立以产地质量追溯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督导“三品”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种养基地建立生产记录,开展质量自检,上市销售时按规定出具产地证明、质量证明。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供票供证试点工作,上市的农产品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单,以后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水平。
5、增加投入,加强农产品监测体系建设
为切实抓好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工作,根据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不断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检测水平。在我国范围内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监测点,从源头入手,对基地农产品实施动态监测与监督。在有条件的“三品”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基层速测点,开展自检。同时,加大基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力度,通过对基地农产品开展不定期的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及时了解与掌握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使有质量安全问题的农产品不出基地,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