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如何应对小麦进口对本土产业的冲击?
来源: http://www.grainyq.com/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14-02-11 阅读次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我国如何应对小麦进口对本土产业安全的影响?
小麦一直以来就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所以对小麦在我国的生产与消费也是我国粮食安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虽然是小麦的主要生产地,但是我们每年的出口量却很少,相反我们还需要从美国、加拿大进口小麦。虽然说大量的小麦进口可以满足国内的需求,但是过高的进口市场集中度也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问题。
本文将主要借助近几年小麦的进口状况,考察小麦进口量的变化对于小麦进口的依赖程度以及小麦进口安全的影响。从而最终提出我国应对小麦进口冲击,保护小麦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总体来说,以往关于小麦的国内外供求状况以及产业安全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单独对于小麦的进口依赖,进口安全的系统性研究较少。就世界范围而言,PedrodaMottaVeiga(2010)认为当一个国家以粮食自给率作为制定粮食安全政策的依据时,那么这个国家就应该降低粮食的进口。War(r2011)与PedrodaMottaVeiga的观点不同,认为对于农产品进口的限制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自给率,但是也提高了国内市场上的价格,反而更不利于农业安全。
在中国,很多学者也开始致力于本国小麦进口乃至农业安全的问题研究。廖永松(2009)通过WATERSIM模型基准方案预测未来小麦全球贸易量将逐年增加,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小麦消费国则有可能变成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王玉庭(2010)指出随着居民收入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于高品质小麦的消费将持续增加,加大了我国对于优质麦的进口。曹慧、钟永玲(2010)认为进口适量的小麦有利于缓解国内优质麦供应不足的局面,但是毕竟还是挤占了国内优质麦的市场,不利于国内优质麦产业的持续发展。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