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在粮食生产中所起的作用
政府部门在粮食生产中所起的作用
政府向农业的投入要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倾斜,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构建全国农村信息网络,为农民提供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供求、成本、价格等行情信息,传播国家粮食政策,正确 引导农民根据市场调整生产。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农业科技的研制与开发及科学轮作方法、节水灌溉法、合理施肥等实用技术和先 进生产管理方法的推广,仍需要政府的财力支持;向粮农优惠提供新技术、新粮种及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粮农的集约化经营效益。
出台有关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城市工商企业、乡镇企业、科研机构到农村从事加工业和其它 服务业,为粮食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方位服务,以高质量的科技服务促进粮食生产专业化、促进农业剩余劳动 力的转移、促进粮食深加工,适应粮食消费市场的多层次需求,提升粮食附加值。
发展和壮大粮农合作组织,提高粮农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是增加粮食收益的组织保证在农业发达 国家,为农业生产和流通服务的合作组织十分发达,其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发展粮农合作组织有利于将分散的、小规模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推动农产品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 提高农业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进入市场,特别是要求较为严格的批发市场、期货市场及国际市场,开拓粮 食销售的国内国际市场,提高农民在购进生产资料和销售产品过程中的谈判地位,降低交易成本,改善农产品的贸易 条件,从而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降低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提高农民收益。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粮农的 生产和销售受到计划的严格控制,粮农合作组织的发展比较滞后。随着粮食生产与流通市场化进程的发展,壮大为粮 食生产和流通服务的合作组织已势在必行。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