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粮食收购安全与管理的几点意见
做好粮食收购安全与管理的几点意见
粮食收购是农户关心的大事,做好粮食收购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做好粮食收购安全与管理的几点意见。
建立粮农自愿参加的购销组织。该组织以经济实体的形式出现,对外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利润最大化;对内为参加组织的粮农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进行粮食收购、储存、加工和销售。
借鉴日本经验,发展农协合作组织。该组织作为一种综合性农业服务机构,向会员提供购销、生产技术、资金、仓储、加工、信息等各方面的服务活动。发展粮食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以粮食加工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发展“公司6农户”型的一体化经营组织,形成粮食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紧密联系的利益集团,实现粮食的增值。
通过多成分参与、多种组织形式建立粮农合作组织。在粮农合作组织的构成成分上,国有、集体、个人、私营、外资等都可以包括其中,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工商企业等也可以与粮农相互结合,这有利于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优势。在粮农组织内部各利益主体的连接方式上,可以采取契约方式、股份合作制、会员制等多种有利于合理分配与促进合作的灵活方式。在管理上属经济实体的合作组织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对外提高市场竞争力,对内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及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非经济实体的合作组织,要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本国实际,建立起对内的服务机制和对外的竞争机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最后,在基层粮农合作组织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全国性粮农合作组织联盟,形成全国性网络,发挥规模网络优势,这将更有效地促进粮食统一市场的形成,提高粮食的国际竞争力,维护粮农利益。
政府通过建立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建立的相关条件及法人地位。允许具有法人资格的不同经济成分及粮农合作组织进入粮食市场,允许粮农合作组织向生产企业直接采购生产资料;给予粮农合作组织在税收、贷款等方面支持等措施,扶持粮农合作组织发展。
充分发挥市场对粮食供求的调节作用,是提高粮食收益的关键针对当前粮食流通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进一步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流通体制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2、进一步推进粮食流通的市场化进程。一是国家除对储备粮进行直接经营外,其余部分在有效管理的基础上放开经营。即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粮食经营,取消对非国有企业进入粮食收购、批发市场的歧视。二是在进一步完善粮食保护价和销售限价制度的同时,取消合同定购价,包括储备粮在内的粮食购销价格由市场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