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直链淀粉测定仪研究大米储藏过程中的变化
来源: http://www.grainyq.com 类别:实用技术 更新时间:2015-06-04 阅读次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大米在37 ℃ 储藏4 个月前后,使用直链淀粉测定仪测定不溶性直链淀粉的含量变化,发现以下规律:大米在储藏过程中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增加。其中几种明显带有釉性的大米品种如明特晚釉、中优早1 号、中优早3 号、9 2-180、2 4-1、早优3 号的不溶性直链淀粉/ 直链淀粉总量比值高,而糯性较好的香玉早糯比值低,另外新、陈米中不溶性直链淀粉总量与直链淀粉含量有较好的相关性。
大米在储藏过程中,蒸煮时最适加水量增加,表现为陈米最适加水量总的趋势是比新米的高;另外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新米中最适加水量也逐渐增大,直链淀粉含量与加水量呈正相关,且十分显著。
在新米中,糯米与低直链淀粉含量大米蒸煮后的硬度明显低于中、高直链淀粉含量品种。陈米的粘度值均小于新米的粘度值,而陈米除90 247外,硬度均大于新米。所有的陈米粘度/硬度比值均小于新米。通过蒸煮质构特性分析表明,大米在37℃条件下储藏4个月后品质发生了劣变。
通过直链淀粉测定仪研究发现,随着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大米蒸煮质构特性发生了明显的劣变,储藏4个月的大米,蒸煮后粘度变化值( 新米粘度值一陈米粘度值) 与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增加值之间有明显的负相关,这说明二者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专业信息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上一篇:小型精米机开始走进生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