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植物调节剂的使用也变得更加的广泛起来。而且已经成为农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措施,和以前传统的农业相比,植物的生长已经完全的被我们掌握了,因为植物生长的调节剂是可以控制到植物生长的基因的。但是这些研究的过程我们都是需要在智能人工气候培养室中完成的,同时, 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一种散布到环境中的农用化学物质, 其本身或降解产物是否危害非靶生物, 产生不利的环境后果是人们更加关心的问题。笔者阐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定义和类型, 及生产中应用的几种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土壤、水和作物的残留问题, 及其对人类和动物的安全性, 并对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了应用展望, 旨在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参考。
由于植物体内不存在分解这类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的酶类, 因而其调控效果比内源激素更为稳定, 残效期更长, 且其分解产物残留于植物体内也可能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另外, 存留于土壤中的生长调节剂, 除部分被植物吸收外, 还有一部分遇光分解、遇碱分解, 或分解蒸发或被微生物分解( 氯化胆碱) , 但仍有一部分被土壤胶体吸附。因此, 调节剂在土壤中的残留量, 除了其本身理化性质外, 与土壤温度、降雨量和土质有关, 土壤温度越高、雨量越大, 土壤中调节剂残留量就越小; 粘土中有机质和微生物越多, 调节剂被分解得就越快。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的残留及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土壤是农药在环境中的储备库, 农药的残留时间越长, 越容易导致对环境和生物的危害。
多效唑的应用只要按常规使用, 不盲目增加使用次数和浓度, 有一定的安全间隔日, 对人、畜是安全的。当然考虑到土壤对多效唑的长期富集问题, 需减少多效唑的施用量、施用次数, 以保证农作物和产品对人、畜的安全。目前尚未有关于多效唑在玉米中残留问题的报道, 但随着玉米青贮或青饲利用范围日益扩大, 且多效唑在玉米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施用过多效唑的玉米籽粒和茎秆饲用的安全性以及畜产品对人类的安全和健康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多效唑抑制细菌、真菌生长, 对放线菌影响不大。多效唑不会长期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或正常的生化过程, 土壤中的物质循环也不受影响, 因而对土壤肥力也无不利影响, 但微生物活性会在短时间内受到显著影响。经假单胞杆菌作用96h后, 其降解产物有致突变性。经雨水的淋溶、化合物降解、微生物分解以及作物种植, 土壤中残留量会逐渐减少。春油菜喷施多效唑未检测出土壤残留。可见, 喷施多效唑对土壤的污染较小。中国粮油仪器网 http://www.grainy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