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积扫描法对除草活性的研究
浮萍科中有很多植物是我们研究活性化合物最好的素材,但是这些植物之间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的,不过它们都是存在着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在没有细菌的条件下生长是比较快速的,并且也是比较方便管理的,生长的过程也是相当的稳定,它是可以在培养液中有着很好的生长的。它们的结构相当简单,我们对其叶面积的检测也是比较方便的,使用叶面积扫描仪就可以完成一系列过程。每次试验仅需极少量的药剂即可均匀分布到所有植株上;浮萍的结构相对较为简单,故其表皮渗透、传导等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亦小,以使试验结果的重现性好,且易于解析。
除草剂对植物生理过程的影响,可以简单地表现为植株生长的变化。通常测定浮萍生长速率的方法为每隔一定时间计测每处理中植株的个数。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测定浮萍叶面积的增加程度来计算生长速率方法。本方法灵敏度高,自动化程度强,它系通过一套配有计算机的图象扫描系统来测定叶表面积的增加程度,并计算出相对药效。除了用这些数据进行定量研究外,还可用浮萍作为新一类活性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例如,根据农药引起的如白化、叶色变深、叶片缩小等受害症状,可推断药剂的作用方式。在这些试验中,浮萍生长于无菌的少量介质中,诊断时甚为方便。如果向介质中加人某些代谢物基质而使化合物引起的受害症状有所恢复的话,这表明此被测化合物的靶标部位与代谢物质的生物合成有关。通过合理选择植物在生理过程中的不同代谢系统,则有可能在初期阶段即可排除许多非靶标位点,从而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在标准筛选试验中,有时由于被筛新化合物可能未穿透植物表皮或传导的作用较差却往往被误认为无活性,而浮萍别在加有被测物的液相介质中生长,且浮萍结构简单、植株较小、可大大改进上述不足,这样可避免漏筛。同时,某些潜在的活性化合物可能被叶表面或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而漏筛,浮萍法采用的无菌介质则可避免此问题。同时,浮萍法只需极少量的被测化合物,且操作简便,试验易重复利于解释,故而此法可作为同类化合物之间测定细微差别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且结果可信。中国粮油仪器网 http://www.grainy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