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仪器网致力打造专业粮油仪器信息平台,本页面详细介绍我国粮食生产的2个影响因素详细信息!

我国粮食生产的2个影响因素

来源: http://www.grainyq.com/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14-03-04  阅读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粮食生产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虽然经过50多年来努力建设,粮食生产能力提高了,但由于农业科技、物质投入不足,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中国粮食生产并没有摆脱/看天吃饭0的基本状况。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研投入的总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5%~0.7%,而农业科研投入经费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2%左右,农业科研投入强度太低。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投入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1.6%~2%。加之近年来水旱灾害频发,也给粮食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1、农业物质投入影响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 按照作物生命活动过程和投入产出理论,粮食单产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生产基本条件改善、物质能量投入增加、科技进步。一般灌区粮食单产约4950公斤/公顷,比非灌区粮食平均单产3645公斤/公顷高出35.8%,灌区粮食总产占全国粮食总产的2/3。另据粗略测算,平均增加5000万吨粮食,需增加化肥投入2200万吨(标准肥)。农业科技为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建国以来育成并推广应用农作物新品种4000多个,使主要作物品种更换了3~5次,品种在粮食等农产品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达到20%以上;节水灌溉新技术的推广,可使粮食增产20%~30%。总之,粮食总产随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大而增长(见图2),其单产也随化肥用量的增多而提高(见图3)。

  2、自然灾害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 由于我国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变化差异大,粮食生产经常会受到干旱、洪涝等灾害气候影响及病虫害的侵害。据统计,20世纪50~60年代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在300亿~400亿元之间,70~80年代为400亿~500亿元之间,进入90年代以后灾害损失猛增,1991年为1204亿元,1995年为1800亿元,1996年为2800亿元,相当于国家财政收入的1/4,每年因灾减产的粮食都在1~2成以上。此外,雹灾、风灾、低温冷害、高温热害和工业的烟尘污染、酸雨污染,以及来自农业资源枯竭、生态环境退化等因素影响,致使粮食生产的稳定程度降低,波动频繁,周期缩短。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