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行政管理 做强做大粮油企业
增强粮油工业企业的活力,最重要的还是要给予企业必要的生产经营自主权。除此之外,还需要从企业的外部和内部创造必要的条件。从目前情况看,首先要实行政企职责分开。粮油工业玫企不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政府机构和企业机构合一,如有些地区的粮油工业公司,名为企业,实为政府机构,只是把国家粮食部门的有关单位名称换成了公司,其余一仍日章。二是政府机构和企业职责不分,国家粮食部门包揽了许多本应企业自己管理的事情,针对这种情况,粮油工业实行政企分开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方面是要把属于国家政府机构的粮油工业行政管理部门,同作为经济实体的粮油工业企业,在组织机构上分开;另一方面是把国家少刘仃机构的粮油工业行玫管理职能,同作为粮油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职能,在职贵上分清。
为了坚待粮油工业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必须明确什么是粮油工业企业滴活的标准,也就是要研究粮油工业企业应该有什么样的活力。现在有些人把本企业利润的多少和职一L工资奖金的多少看作是企业搞活的标准,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粮油工业企业活不活,主要是看它是否具有资金增殖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和竟争能力等,从根本卜讲,就是要看企业是否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企业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就能够做到技术不断进步,效益逐年提高,企业给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企业自身日益兴旺发达,职工生活也相应得到改善。
最近几年,全国很多地区的粮食部门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新设立了粮油公司,但是真正的经济实体并不多,而多是行政性公司,不但没有给企业松绑,反而加重了企业的负担,这就是由于多年来交之职责不分造成的。正由于此,人们也就觉得玫企机构合一理所当然。粮油工业实行政企职责分开从理论上讲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正确对待。件如,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原材料由哪里供应,产品生产出来后销杏给准,对于一般产品来说,这都应该是企业职叹范围内的事情,但是对于以指令性下达的粮油加工任务来说,就有所不同,加工什么品种,加工多少,加工期限,产品质量要求,都要服从国家粮食部门的统一安排。这也不能由此而认为国家粮食部门一定要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全部管死,属于指令性的粮油加工任务,也应该以合同形式固定下来,严格按合同规定执行。决不能把企业作为"算盘珠"一样,拨来拨去,使企业失去自主经营的活力。
粮油工业实行玫全分开,最根本的好处是企业解脱了行政管理部门的层层束缚,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的同志担心增大了企业的活力,是不是会削弱国家粮食部门对企业的领导与管理。事实恰恰相反,使企业具有社会主义的活力,正是要以一定的宏观管理为前提的。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但是各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必须符合国家粮食工作的总体要求,国家粮食部门可以通过计划和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对企业进行必要的管理,检查、指导和调节。正如赵紫阳同志所说:"经济越是招活,越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国家粮食部门在增强宏观控制的同时,还要为企业做好各种服务性工作,包括提供市场信奋,组织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开展技术经济咨询,扒好各种生产和生活服务等。如果国家粮食部门和企业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分工合作,我国的粮油工业企业就会成为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经济细胞,成为具有经济责任、经济权限、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就能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