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对含量也有一定的日变化,变化的幅度与季节、距二氧化碳排放和吸收源的远近等因素有关。用二氧化碳监测仪可以快速准确的知道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通常,在植物生长季变化较大,非生长季较小;在植物与作物群落内部变化较大,外部及较高处变化较小,作物群落内部二氧化碳相对含量日变幅可达100ppm,乃至更大,夏季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草地上空三、四米处,二氧化碳相对含量日变幅约在30一6Oppm。日出后随牧草光合作用的加强而逐渐下降,正午前后有一个不太明显的回升,直至午后3一4点钟达最低,随之空气巾的二氧化碳相对含量逐渐回升,凌晨日出前为最高。但日平均值大体在320ppmo二氧化碳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原因,主要是空气中绝对含量(密度)的高低,而不是相对含量的多少。这正象人在高原地区会因缺氧而引起高山反应一样,其实在高原地区氧的相对含量与平原地区基本相同,大体在21书左右。缺氧主要是由于气压低,氧密度小,供氧不足造成的,因此有必要弄清各地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绝对含量即密度。
关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我国未见有系统的观测资料报道,有些零星的记载也很少发表。1976年笔者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6月用国产手提式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仪在海拔3200米的昌都多次测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对含量大体在32Oppm;1981年4月24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室,在北京近郊用日本大型红外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仪测定小麦光合强度时记载,麦地上空三、四米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对含量,变化在330一340Ppm之间;同年7月他们用同一仪器,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海拔1200米)草地上空三、四米处测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对含量日平均值也在32DPpm左右。
以上零星资料说明,尽管所列资料测定时间不同,地点不一,海拔高度相差很大,仪器又不一致,但除北京近郊等受城市影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稍高外,其他地区相差不多,与夏威夷岛冒纳罗亚站的同季值也比较接近。可见,由于空气垂直、水平的剧烈运动,产生强烈混合,使得较大范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对含量比较一致。所以,不论是海拔高的地方还是低的地方,不论是热的地方还是冷的地方:,在对流层以内的大气中,就二氧化碳的平均状况而言,体积相对含量可由冒纳罗亚站的资料所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