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粮食安全的2个要点
做好粮食安全的2个要点
1、粮食安全既要重视现实安全,又要重视未来安全。
现实的粮食安全是指在粮食安全体系建设中目前要解决的重点、关键问题。从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来看,目前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弱势群体的粮食安全问题。虽然目前我国弱势群体人口的比例不高,但绝对量比较大,城乡绝对贫困人口近4500万人,如此多的居民如果粮食得不到基本保障,势必威胁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因此,低收入弱势群体的粮食保障,应该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应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现实目标。
未来的粮食安全是指在粮食安全体系建设中未来较长时期内所要达到的要求和理想状态。根据我国粮食需求与供给的发展趋势,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长期目标应该是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食物营养安全,满足居民享受型层次的粮食需求,并且以合理的经济成本和资源代价谋求粮食安全收益的最大化。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食物营养安全及居民享受型层次需求的满足,关系到国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2、粮食安全既要重视总量安全,又要重视结构安全。
粮食总量安全是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粮食安全的总量指标有人均粮食播种面积、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储备率、粮食自给率、粮食总产量波动率、缺粮人口比率、粮食价格变动率等。除此之外,还包括粮食生产能力、粮食生产总量、粮食供给(含国外进口)总量。这些指标决定着国家粮食安全的全局,只有确保这些总量指标的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才会有保障。粮食结构安全是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粮食安全的结构指标包括要满足居民对不同粮食种类、品种的需求;满足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居民对粮食的需求;满足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居民对粮食的需求,等等。如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同,北方人多以面食为主,而南方人则以米饭为主;再从不同收入水平和购买力考虑,高收入者对优质米、面有较大的需求,而中低收入者对一般品质的米、面有相应的需求。有时粮食总量平衡了,但由于不同粮食种类、品种的短缺,也会形成局部性、区域性的粮食安全问题。显然粮食结构安全不可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