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仪器网致力打造专业粮油仪器信息平台,本页面详细介绍转基因技术在改良玉米淀粉品质中的应用详细信息!

转基因技术在改良玉米淀粉品质中的应用

来源: http://www.grainyq.com/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13-12-21  阅读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转基因技术在改良玉米淀粉品质中的应用

  改良玉米的品质,要从玉米种淀粉入手,淀粉是觉得玉米品种的一个关键因素,而直链淀粉又是淀粉中的决定因素。因此我们对淀粉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要借用直链淀粉测定仪来对玉米中直链淀粉进行测定,然后提出改良方案。今天我们主要是介绍转基因技术在改良玉米淀粉品质中的应用。

  在过去十年中,转基因技术飞速发展。转基因是通过某种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原生质体,目前玉米上常用的两种方法为基因法和农杆菌介导法。由于基因法重复性好,目前仍是玉米主要的转基因方法。利用该方法,许多实验室得到了转基因植株。一般来说,利用该方法得到转基因植株的频率较低,而且大量的转基因植株为多拷贝插入,容易发生基因沉默现象。

  运用农杆菌介导法在玉米上得到转基因植株的报道很少。与基因枪法相比,该方法的一个优点是转入拷贝数少,从而降低了转基因沉默频率,提高了转基因的效率。理想条件下,在玉米中利用该方法获得转基因植株的再生频率为1.0%~4.3%;而且单拷贝插入的频率达35%,远高于基因枪法的17%。

  近年来,基因工程改良玉米淀粉品质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显着的进展。Rah-man(1994)对通过基因工程生产面筋品质优良、不含B型淀粉粒的软粒玉米和改变直/支链淀粉比例进行了探讨。

  淀粉分支酶和淀粉粒束缚淀粉合成酶Ⅰ可影响直/支链淀粉比例,因此通过改变淀粉分支酶和淀粉粒束缚淀粉合成酶Ⅰ的表达水平可以改变玉米品系淀粉结构。用基因枪法将淀粉分支酶表达载体与选择性标记基因一起导入玉米盾片和培养的细胞,得到了缺失1个或2个淀粉粒束缚淀粉合成酶Ⅰ位点的玉米系。另外,利用遗传工程,可以得到不同位点缺失的材料,得到富含支链淀粉的玉米。

  虽然目前有关淀粉理化特性与加工品质的关系及其基因表达调控方面的研究远落后于玉米蛋白的研究,而玉米的研究又落后于水稻、玉米和其它作物的研究,但在不久的将来,对玉米淀粉特性的研究将会有所突破。这有赖于参与淀粉合成的基因及其作用的进一步阐明,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发展,检测淀粉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分析技术的发展。需要的种质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如已得到的糯性玉米;另外,转基因技术将用于控制玉米内源基因的表达,并转入不同来源的新基因。尽管基因枪法目前仍是玉米上应用广泛和可靠的方法,但农杆菌介导法可能将来更有生命力。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