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或将影响全球农作物生产
科学家已经发现,气候变化将在今后几十年里对世界粮食供应构成明显的威胁,可能在粮食需求预料将出现飙升之际使农作物减产,从而推升粮食价格。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1月2日报道,与早先一项评估截然相反的是,现在科学家们认为气温上升对于某些地方的农作物确实会带来一些有益的影响,但是在全球范围内,气温上升将使农作物更加难以茁壮成长。
科学家们还表示,他们已经在某些地区看到了这种不利影响。
这些警告来自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一份被泄露的正在起草中的报告。该报告在于明年3月发表之前还可能进行修改。
报告还发现,气候变化带来的其他广泛影响已经在全球各地出现,并警告说,随着人类温室气体的排放继续上升,这些影响很可能会加剧。科学家描绘了一个将陷入混乱的自然界,其中动植物为逃避不断升高的气温而纷纷迁往新的生存区域。他们警告说,许多动植物将会灭绝。
报道称,关于粮食供应的警告是该专门委员会迄今发出的最为严厉的一次。而该委员会2007年发表的上一份报告要乐观一些。尽管当时的报告也警告说存在风险以及可能出现农作物减产,尤其是在热带地区,但报告认为纬度较高地区的农作物增产极有可能弥补这些减产,从而确保充足的全球供应。
而新的基调反映出近年来获得的大量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显示,农作物对于热浪的袭击看来十分敏感。最近的研究还质疑了先前的一种假设,即今后几十年内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粮食增产。尽管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但它同时也对植物起到了某种类似于化肥的作用。
在粮食供应方面,新报告认为,某些地区(例如目前作为粮食次要产区的北方地区)或许可以看到全球变暖的好处,但是从整体看,全球变暖可能会使农作物产量在本世纪余下的时间里每10年减少多达2%。
报告称,在这段时间里,预料全世界对粮食的需求每10年将增长多达14%,而与此同时,根据联合国的估计,世界人口预计将从目前的72亿增长到2050年的96亿,而且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人将能赚到可用于购买更丰富食物的金钱。
报道指出,任何供应的短缺都将导致粮食价格上涨,从而使世界贫困人口遭受最沉重的打击,就像近年粮食价格上涨已经导致的情形那样。研究还发现,气候变化尤其是严重的热浪是导致粮食价格上涨的一个因素。
这份起草中的报告指出,“鉴于超出适应能力的预期影响以及与温带地区相比更高的贫困率,热带地区国家”所面临的农业上的风险“是最严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