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麦制粉工艺的发展之路
1 双研磨技术
从根本上讲,小麦加工仍在延续传统的设备和基本制粉原理,即使用磨粉机、平筛和逐步从麦皮上剥刮胚乳并磨细成粉。通过近几年不断创新,小麦研磨技术在国外已发展到较高水平,1989年布勒公司首次推出将研磨物料连续研磨两道后才筛理的“双研磨技术”,设备为MDDL型八辊磨。该技术的优点是:节省部分设备投资、土建费用和用电量;应用于老厂改造时,在不增加厂房面积的前提下,可充分利用空间,延长粉路,以利生产优质面粉。据布勒公司介绍:采用双研磨技术可降低风运电耗13%,减少筛理面积8%~10%,减少建筑面积15%~20%.该公司首先在1~2B和1~2M上使用,后来逐步推广到5~6M上。第1座完全装置八辊磨的面粉厂建在南非德班市,日处理能力280t,该厂共装备7台八辊磨,配备八仓式高方筛2台。悉,意大利贝尔加集团公司也在生产八磨,推广该技术。
2 检验平筛向高产量、大面积方向发展
为了与八辊磨的研磨产量相匹配,布勒公司和贝尔加公司都相继设计并研制成一种新型的拥有较大筛理面积和高产量的高方筛。布勒公司MPAH高方筛采用特殊的结构设计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八仓式的净筛理面积高达87m2,比MPAG型多36%,而重量增加不多。布勒公司为德国设计的375t/d面粉厂只配备3台MPAH高方筛。贝尔加的GQT超S/30型高方筛,八仓式净筛理面积可达97m2,该公司还生产有十二仓式高方筛。以上高方筛均为无立轴传动,电机藏于机内。
国产高方筛主要是仿布勒和西蒙机型,其中以托普仪器生产的新标准验粉筛最为出色。检验平筛筛格高度发展到126、98、78、68、58和50mm,筛格累计装箱高度达1900mm以上,处理量大,不易堵塞,筛格平面尺寸由过去的640×640mm发展到740×740mm,单机八仓式筛理面积可达80m2.采用这种大面积高产量平筛,可减少车间建筑面积,降低单位筛理面积的设备价格,是平筛发展的方向,也是老厂改造的首选设备。
3 清粉机应用
普遍国产清粉机整体水平已接近90年代国际水平,主要是消化布勒机型,尤以无锡布勒公司的为最。由于价格优势,国内粉厂普遍采用国产清粉机。目前,国外已在研制多层清粉机和自循环风清粉机。
4 撞击磨问世
贝尔加集团公司在90年代初开始研制撞击磨,并成功研制出撞击制粉法,获得专利。撞击磨是根据机械高速切削的基本运动学原理设计的,利用高速旋转的转子对物体进行撞击,以代替磨粉机的研磨作用。
这种撞击磨分麦心撞击磨和麸皮撞击磨。麦心撞击磨可将麦心和麦渣撞击成粉,用以代替前路心磨和渣磨系统的光辊磨,麸皮撞击磨可对麸片起到良好的打击作用,用于代替中后路皮磨系统的磨粉机。两者的区别是麦心磨有转子和定子,分别固定有销柱;麸皮磨只有转子,由两块被销柱固定在一起的圆盘构成。麦心撞击磨的进料口设有消声器,工作噪声低于85dB,并有制冷装置,必要时让冷空气随物料入机,以降低磨膛温度,防止面筋烧伤。目前,该公司正着力推广此技术,已建成的150t/d面粉厂仅用八辊磨1台,用于1~2B和3~4S;四辊磨2台,用于2~5M;麦心撞击磨3台,用于1~2S和1M;麸皮撞击磨3台,用于3B和4B粗细。选用八仓式平筛1台,清粉机3台。磨辊比接触长度只有5.3mm,粉路大大简化,制粉设备投资也大为节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