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仪器网致力打造专业粮油仪器信息平台,本页面详细介绍使用叶绿素仪测定玉米氮营养的实验过程和结论详细信息!

使用叶绿素仪测定玉米氮营养的实验过程和结论

来源: http://www.grainyq.com  类别:实用技术  更新时间:2012-09-01  阅读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使用叶绿素仪测定玉米氮营养的实验

实验过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方法

玉米不同氮用量试验于1998年在北京市大兴、昌平和通州区7个点进行。供试品种为唐抗5。昌平涧头点氮肥试验设5个氮肥用量处理: 0,112·5,225,337·5,450 kg/hm2;其它6个点均为6个氮水平的处理为: 0,90,180,270,360,450 kg/hm2。基、追肥各占50%,追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进行。试验点各处理磷钾用量相同,磷肥用量为45 kg/hm2(P2O5),钾肥用量为120 kg/hm2(K2O)。各个点所用氮肥为尿素(N,46%),磷肥为重过磷酸钙(P2O5,46%),钾肥为硫酸钾(K2O,50%)。供试土壤为潮土和潮褐土,试验地基本情况见表1。所有试验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60 m2。

1·2 测试项目

在夏玉米9~10叶期,每小区随机选30株玉米,用叶绿素仪测定最新完全展开叶片读数。测定时采用最上部完全展开叶中部,在叶缘和叶脉中间部位测定,同时注意避开叶脉和有损伤的叶片。每小区取5株玉米和10片测定过的叶片,烘干后测干重,用开氏法测定全氮含量。在施肥充足的小区(昌平涧头点为225kg/hm2,其它点为270kg/hm2)选取长势一致,无外表损伤的最上部完全展开叶,从叶片基部开始,用叶绿素仪每隔2cm测定一次叶片的读数。将片从基部开始根据叶片长度每10%分成一个区间,同一区间测定结果取平均值。

供试土壤基本性状

实验结论

玉米最新展开叶测定部位的研究在供氮充足的小区随机取30株玉米,从叶基部分段测定叶绿素的结果表明(图1),在同一叶片不同位置测定结果有明显差异。由叶基部到叶尖不同位置叶绿素仪测定结果符合二次曲线变化,从叶基部开始40%~70%的区域测定值变异最小,平均测却存在差异。Smeal等用玉米叶片中脉和叶缘中间,距叶尖8cm处进行测定;而Blackmer等采用玉米叶片中脉和叶缘之间,叶尖和叶鞘中部进行测定。还有的研究者选用距叶鞘20 cm处作为测定点。由于叶绿素仪最初是为水稻推荐施肥设计,水稻叶片比较窄,其测定面积只有2~3 mm2。而一片健壮的玉米叶片有较多的叶脉,当从叶缘向中脉进行连续测定时,SPAD值可能会相差5个单位(10%~15%的误差)。要克服这个缺陷除加大测定的样本量之外,还需要固定专门的测定点。本试验表明,从叶基部开始,按叶片长度计算测定点距叶基部的百分比,每10%内的SPAD值取平均值。在距离叶基部55%的位置测定值较大且偏差最小,而在40%~70%的范围内测定结果的标准差比较小(n=30)。产生这种现象首先是由玉米叶片的长相决定的。玉米叶片中部受阳光直接照射,因此,叶绿素和含氮的酶在此处含量较高。以单位叶面积含氮量为例,在靠近叶基部为0·95 g/m2,而在叶片中部60%(距基部)处增加到1·54 g/m2,在叶尖处为1·20 g/m2。其次是在叶片中部测定结果比较稳定与叶片的解剖结构有关。玉米叶片除有较为粗大的中脉以外,还有许多平行的较小的叶脉,当叶绿素仪的测定窗口直接置于叶脉上时,测定结果会减小。因此,在叶片基部单位面积上叶脉数量较多,叶绿素仪检测窗口压在叶脉上的机率也大大增加,导致在叶基部测定结果偏低,变异较大。定值为50,变异系数仅1·3%。因此用叶绿素仪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时应从叶基部开始40%~70%的区域为宜。

距叶基部不同距离叶绿素仪测定结果

应用叶绿素仪进行氮营养诊断时,多数研究者选用的测定部位大体相同。在作物生长前期,一般选取最上部完全展开叶作为测定部位;而在生长后期,通常采用旗叶(小麦)和穗叶(玉米)作为测定部位。然而不同研究者同一叶片上采用的测定位点。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