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落实棉材质量仪表勘验策略的作业
加强对企业仪器化检验服务工作,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对企业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就目前昌吉州纳入国家技改的企业而言,从人员素质,技术能力等方面都亟待提高。我所除举办培训班外,还将有关规范印刷成册,发放到相关企业人员手中。同时,在棉花质量仪器化公检工作做得好的企业召开取样员及检验员现场指导观摩会,使取样员和检验员在直观上能够深刻领会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企业储备好仪器化公检的技术人才。为了帮助企业做到取样、留样、送样更加规范,我所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自行设计并印刷了若干样品交接流转单、自带胶的送样记录单、小样袋和大样袋的样板,免费送到企业,供企业使用。与仪器研制单位加强业务联系,及时为企业解决生产技面积过小直接影响了2006年的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
实验室面积过小已成为影响仪器化检验工作的瓶颈,这一问题在2007年将被彻底解决。
国家相关标准、配套措施不完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已进行了3年,也出台了一些办法、规程,但最重要的国家棉花标准一直未进行彻底修订,而是实行感官检验与仪器化检验两套标准并行的办法,这就给部分企业造成了仪器化公证检验可参加、也可不参加的错误认识。同时仪器化公证检验也不是完全的仪器化检验,品级检验还是采用人工感官检验,在企业认为仪器化检验结果不利于企业最大效益时,就会根据市场变化、企业利益来决定参加与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目前参加仪器化公证检验是自愿行为,企业在这项改革中掌握了主动权,就使得承检机构很被动,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来推行仪器化公证检验,就是为了建立市场公信度,确保棉花质量,提高我国棉花和纺织品的竞争力,但因为标准、配套措施不完善,反而阻碍了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的推行,希望国家能尽快完善中国棉花色特征图,出台一部与仪器化公证检验相适应的棉花国家标准。
建设高质量的棉花质量仪器化公检实验室,完善承检机构的基础设施配备,为社会提供可靠、准确的仪器检验数据。我所成立以所长为组长的“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实验室建设及仪器设备的购置、管理安装调试工作。历时3个月,圆满完成了总投资400多万元、可同时容纳6台HVI大容量棉花快速测试仪、建筑面积630m2的实验室建设工作。经中纤局委托自治区纤检局组织的专家组对实验室的环境、布局、面积、装修工程、网络系统、恒温恒湿条件等进行了全面考核,并验收合格。http://www.grainy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