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仪器网致力打造专业粮油仪器信息平台,本页面详细介绍丹东市独特区位优势发展大豆深加工产业详细信息!

丹东市独特区位优势发展大豆深加工产业

来源: http://www.grainyq.com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09-12-01  阅读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冬季的丹东港,一派繁忙景象。码头上大型门机抓斗舒展着“手臂”,将黄灿灿的大豆从船舱上抓起,通过传送带经转运塔、计量塔等最终传输到依港而建的丹东帕斯特谷物有限公司的钢板筒仓内,再经过一系列国内先进的加工生产线的处理,小豆子摇身变成了豆粕、食用油,再依托便利的交通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

在项目投产试运行短短一个月内,前来订货的客户络绎不绝,每天生产的2000余吨豆粕供不应求,已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企业负责人介绍。

发展大豆深加工产业,在丹东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中国号称“大豆之乡”,原料充足,其主要产地东北地区距离丹东较近,且丹东至通化高速公路、东北东部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将使东北地区的大豆以最低的成本运输到丹东港。更重要的是,进口的大豆原料,同样以最低的比较成本落地。

丹东港是丹东市实现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港口优势如何转化成经济优势? 2007年初,日林集团与美农谷物公司、日本丸红商社合作,200万吨大豆深加工项目于当年5月开工建设。

举全市之力,支持丹东港建设,做大做强临港产业,是市委、市政府的郑重承诺和实际行动。从项目立项到开工建设再到投产,得到了各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

超前的谋划,务实的举措,既是丹东港对临港产业项目的吸引力,也是为项目服务的真实写照。今年8月,丹东港5万吨粮食专用化泊位及配套筒仓交付使用,作为200万吨大豆深加工项目的配套工程之一,为项目顺利达产提供了可能。粮食专用化泊位于2007年开工建设,为确保工期和质量,施工单位交叉作业,昼夜施工。其中,高40余米、容量10万吨的两组筒仓从动工到完工,只用了一个多月,创造了惊人的“丹东港速度”。“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有投资企业的积极参与,我们必须不断增强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一切条件为临港项目服务!”丹东港负责人说。

作为大型的工业项目,200万吨大豆深加工项目的建成投产,标志着丹东农产品深加工水平有了新的飞跃,标志着丹东临港产业在做大做强上迈出了关键一步,更标志着丹东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建设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牵动力日益突显。

首先,它能带动饲料加工业、养殖业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项目现已形成年加工大豆100万吨的生产能力,年产豆油19万吨、豆粕80.5万吨。这些豆粕经过再加工,可以产出近120万吨的饲料。按一头猪一年消耗700公斤计算,这些饲料可供170万头猪吃上一年。目前,他们正在与泰国正大集团等企业洽谈,继续发展饲料加工业,拉长产业链;其次,它可以加速进出口贸易、促进以物流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大发展。每天产出的产品进入市场,将进一步提升丹东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扩大港口服务领域,推动国际国内农产品在丹东形成贸易进出口、深加工、仓储、配送、销售等大型综合粮食物流体系;第三,它可以拉动就业,吸纳近千人加入到这个产业链条中来,促进丹东城市新区和临港产业园区的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200万吨大豆深加工项目也将给众多丹东本土企业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全球化视野下的产业组织模式:欧美国家跨国企业家们用上百年时间积累的全球资源配置、市场营销和风险管理经验,建立起从原料收购、产地运输、国际运输到消费地的加工、饲料、养殖业的产业管理、系统风险控制和行业资源整合的新经营模式。

目前,投产的一期100万吨大豆加工项目年产值将达到50亿元,实现利税3至5亿元,二期工程将于2011年投产。届时,将实现200万吨生产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10亿元。http://www.grainyq.com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