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仪器网致力打造专业粮油仪器信息平台,本页面详细介绍益阳赫山区粮食生产有新招详细信息!

益阳赫山区粮食生产有新招

来源: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08-07-29  阅读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2008年.全区计划完成水稻播种面积103.23万亩,其中,早稻476100亩,中稻30330亩,晚稻525880亩。实种早稻476580.88亩,比计划增加480.88亩,比上年增加1609.3亩;实种一季稻30501亩,比计划增加171亩,比去年减少105亩;已落实晚稻529574亩,比计划增加3694亩,比上年增加4590亩。通过测产评估,预计早稻平均单产达398.8公斤,比上年增产6公斤,增1.52%;总产达19.00万吨,比上年增产0.34万吨,增1.8%,迎来了连续第四年早稻丰收。

  赫山区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方面的主要做法是:

  一、明确一个目标。全区在发展粮食生产方面明确的一个总的目标就是实现播种面积、单产、总产稳中有增。即在确保稻田不抛荒,双季稻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全区完成水稻播种面积103万亩,保证优质稻覆盖率稳定在88%左右,高档优质稻占优质稻面积的比率达35%,力争早稻单产394公斤以上,晚稻单产422公斤以上,粮食总产量在42万吨以上。二、打造两个基地。我们将粮食高产创建与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超级杂交稻连片高产示范项目、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等项目资源整合在一起,统一规划,捆绑实施。选择笔架山乡、泉交河镇和八字哨镇作为我区高产创建活动示范乡镇,以笔架山乡中塘村、九龙村、泉交河镇黄茅岭村为核心区,辐射至笔架山乡崇安寺村、新兴村和泉交河镇三阳村,打造了一个万亩双季稻高产示范基地;以八字哨镇先锋村为核心,辐射至观音、谷林、石桥等村,打造了一个万亩高档优质稻高产示范基地。三、建立三项制度。一是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区政府《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决定》(益赫政发[2008]13号)明确规定区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区长为全区粮食生产主要责任人,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为所在乡镇、街道粮食生产主要责任人,乡镇、街道分管农业的副职为所在乡镇粮食生产直接责任人;驻村干部为驻点村粮食生产主要责任人,村主任为所在村粮食生产直接责任人。对未完成水稻播种面积任务的,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均取消当年评先评奖资格。二是粮食生产包干责任追究制。对没有及时翻耕,潜在着抛荒可能的稻田,实行“到村、到组、到户、到丘块、到干部”的“五落实”责任包干,对因不作为或工作不到位造成水稻播种面积不能落实、出现稻田抛荒的,依法依纪追究包干责任人的经济责任和行政责任。三是粮食生产考核奖惩制。将粮食生产和耕地抛荒情况纳入了四个文明考核内容,由区政府督查室牵头,组织区农业局、财政局和监察局等相关单位,对全区粮食生产和耕地抛荒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年终,区政府根据督查情况实行奖罚兑现。区财政预算安排100万元作为粮食发展基金,针对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个人,在高产竞赛活动中取得一、二、三等奖的技术指导员和示范户,双季稻面积达70%以上、种粮面积在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设置了三个层面的奖项。四、成立四套班子。一是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分管农业的副主任、副区长、副主席任副组长,区政府办、区农村办、区农业局、区财政局、区水利局、区粮食局、区经管局、区统计局、区农业综合开发办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粮食生产领导小组。二是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副区长欧阳林任组长,区政府办、区农业局、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农开办、笔架山乡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三是成立了由省水稻副所长、研究员张玉烛任组长,区农业局、科技局分管业务的副局长任副组长,区农业局专业站长为成员的项目专家小组。四是成立了由区农业局粮油站、科教站、植保站及笔架山乡农业综合服务站6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项目实施驻点小组。五、做到五个到位。一是宣传发动到位。自3月15日全省粮食工作会以后,我区相继组织召开乡镇书记、分管领导、农技站长会议,及时传达了省、市、区关于发展粮食生产、遏制“双改单”、杜绝抛荒田的决心、要求和措施,并于4月3日以区人民政府的名义,印制了10万份《关于加强粮食生产严禁水田抛荒的通告》,山丘区乡镇发至了每个农户,湖区乡镇发至了每个村民小组。二是政策执行到位。区政府13号文件明确规定由分管农业的副乡镇长牵头,由乡镇街道包片农技人员在技术上把关,会同驻村干部和村主任,对各村的水稻播种面积、“双改单”面积和抛荒田面积进行核查统计,按照“谁种粮谁得补助,不种粮不得补贴”的原则,严格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落实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种粮补贴。对不种稻谷的水田,坚决不给任何种粮补贴;对只种一季稻谷的稻田,只给一半的种粮补贴。对连续两年抛荒的稻田,严格按照《益阳市耕地耕作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收回其承包权,调节给种粮积极性高的种粮大户。三是技术培训到位。为及时将农业新技术推广普及到千家万户,区农业局积极创新农业技术培训方式,成立了一支由业务副局长为组长的专家技术服务队,在农业生产各个关键时期,均组织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村组农户举办各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现场为农民提供免费技术培训和指导。有效提高了全区广大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为实现粮食增产、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四是资料发放到位。已印发了早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早稻机械直播高产栽培技术、优质早稻高产栽培技术、早稻盘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等技术资料2万多份,发放了每个种田农户每期一份的《农技指导》4期,共计66万份。五是督查指导到位。在实行区农办、区农业局班子成员全过程包乡镇督查指导粮食生产的同时,区政府就遏制“双改单”、落实种粮面积、杜绝抛荒田等工作,已组织开展了5次专项督查。通过不失时机的专项督查,做到了问题及时发现,并及时解决,确保了工作落实到位。来源:湖南农业信息网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