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不会普遍持续涨价
来源: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07-08-07 阅读次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据新华社电 最近一段时期,国内肉、蛋等食品价格上涨较快,对居民生活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生活带来一定影响。此次食品涨价原因何在?对老百姓生活影响有多大?会不会继续较快上涨?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原因何在】
粮食价格上涨引发连锁反应
现状: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食品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7.6%,其中粮食上涨6.4%,鲜蛋上涨幅度最大,涨了27.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0.7%。按照有关部门的统计,猪肉批发价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70%。鲜蛋和猪肉价格上涨幅度最高。
分析:近期国内肉禽及其制品、蛋类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认为,主要原因是粮食价格上涨。而粮价上涨则是受国际市场粮食涨价和粮食需求增加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自去年下半年起持续上涨,并延续到目前,其变动直接传导并推动了国内粮价的上涨。
近几年,我国投产了一些生物燃料,工业生产用粮数量增多,也相应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今年上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5.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9个百分点,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今年上半年我国粮食价格的上涨。
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对记者说,此次猪肉价格上涨,最根本的原因是猪肉供不应求。去年上半年,全国生猪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养殖户为减轻损失,宰杀母猪,贱卖小猪,导致今年上半年生猪存栏和出栏数量严重不足。上市猪肉明显减少。
今年以来国内部分生猪主产区发生生猪蓝耳病等疫情,造成母猪流产、死胎,生猪存栏进一步下降。今年夏天严重洪涝灾害频发,不少道路中断,给产销区之间的生猪及猪肉调运造成很大困难。
【影响多大】
对于低收入阶层影响较大
现状:北京的低保户金永久对记者说,从8月份开始,政府每个月给他们增加补助。为确保物价上涨后城市低保对象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四川省从8月起上调城市低保补助标准,在现行人均低保补助水平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不少于15元的补助。其他地区也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高了低保户的补助标准。
分析:有专家认为,本次食品涨价,对于中高以上收入阶层,每月多支出几百元钱,对生活水平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对于低收入阶层,影响则相对要大得多。
食品价格基本是随行就市,由企业自己决定。成本上涨企业上调价格,本属正常的市场行为。但是,一些企业跟风涨价、搭车涨价,起到了哄抬物价、牟取暴利的很坏的作用。
根据今年猪肉等副食品涨价情况,财政部已及时拨付低保人员补助资金4.7亿元、家庭经济困难的大中专在校生补助资金2.77亿元。
来自财政部的消息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将于今年秋季开学启动。国务院决定,2008-2010年连续三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幅度高于前三年的水平,并继续向有高级职称的企业退休科技人员以及退休早、基本养老金相对偏低的人员倾斜。
【是否再涨】
食品价格不会继续较快上涨
现状:商务部的市场运行监测表明,目前国内市场供应,除猪肉供应偏紧,其他食品基本都可以得到保障。由于成本上升、季节原因、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一些食品价格出现波动,属于正常情况。预计下半年食品涨价幅度会比上半年趋缓。
分析: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对记者说,此次食品涨价,是结构性的涨价。现在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许多产品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食品除了猪肉供应偏紧一些,其他种类供应都没有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认为,从当前我国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状况看,不存在商品价格普遍持续上涨的条件。 此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推动。而食品涨价,是在我国农业生产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发生的,是工农和城乡之间利益格局调整的正常表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对记者说,2004年至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三年丰收,今年夏粮又丰收,粮食供给基础比较稳固,目前国内粮食生产能力比较扎实稳定。在市场价格调节下,肉、蛋等副食品供给增长潜力较大,未来食品价格不会继续较快上涨。总的来看,当前我国消费物价涨幅还比较温和。按照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即扣除能源和食品价格以后的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1-6月仅为0.9%,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仍然控制在低水平上。
姚景源认为,随着各项措施下半年逐步到位,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将得到有效遏制,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有可能控制在4%以下。
【原因何在】
粮食价格上涨引发连锁反应
现状: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食品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7.6%,其中粮食上涨6.4%,鲜蛋上涨幅度最大,涨了27.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0.7%。按照有关部门的统计,猪肉批发价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70%。鲜蛋和猪肉价格上涨幅度最高。
分析:近期国内肉禽及其制品、蛋类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认为,主要原因是粮食价格上涨。而粮价上涨则是受国际市场粮食涨价和粮食需求增加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自去年下半年起持续上涨,并延续到目前,其变动直接传导并推动了国内粮价的上涨。
近几年,我国投产了一些生物燃料,工业生产用粮数量增多,也相应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今年上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5.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9个百分点,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今年上半年我国粮食价格的上涨。
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对记者说,此次猪肉价格上涨,最根本的原因是猪肉供不应求。去年上半年,全国生猪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养殖户为减轻损失,宰杀母猪,贱卖小猪,导致今年上半年生猪存栏和出栏数量严重不足。上市猪肉明显减少。
今年以来国内部分生猪主产区发生生猪蓝耳病等疫情,造成母猪流产、死胎,生猪存栏进一步下降。今年夏天严重洪涝灾害频发,不少道路中断,给产销区之间的生猪及猪肉调运造成很大困难。
【影响多大】
对于低收入阶层影响较大
现状:北京的低保户金永久对记者说,从8月份开始,政府每个月给他们增加补助。为确保物价上涨后城市低保对象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四川省从8月起上调城市低保补助标准,在现行人均低保补助水平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不少于15元的补助。其他地区也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高了低保户的补助标准。
分析:有专家认为,本次食品涨价,对于中高以上收入阶层,每月多支出几百元钱,对生活水平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对于低收入阶层,影响则相对要大得多。
食品价格基本是随行就市,由企业自己决定。成本上涨企业上调价格,本属正常的市场行为。但是,一些企业跟风涨价、搭车涨价,起到了哄抬物价、牟取暴利的很坏的作用。
根据今年猪肉等副食品涨价情况,财政部已及时拨付低保人员补助资金4.7亿元、家庭经济困难的大中专在校生补助资金2.77亿元。
来自财政部的消息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将于今年秋季开学启动。国务院决定,2008-2010年连续三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幅度高于前三年的水平,并继续向有高级职称的企业退休科技人员以及退休早、基本养老金相对偏低的人员倾斜。
【是否再涨】
食品价格不会继续较快上涨
现状:商务部的市场运行监测表明,目前国内市场供应,除猪肉供应偏紧,其他食品基本都可以得到保障。由于成本上升、季节原因、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一些食品价格出现波动,属于正常情况。预计下半年食品涨价幅度会比上半年趋缓。
分析: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对记者说,此次食品涨价,是结构性的涨价。现在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许多产品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食品除了猪肉供应偏紧一些,其他种类供应都没有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认为,从当前我国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状况看,不存在商品价格普遍持续上涨的条件。 此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推动。而食品涨价,是在我国农业生产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发生的,是工农和城乡之间利益格局调整的正常表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对记者说,2004年至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三年丰收,今年夏粮又丰收,粮食供给基础比较稳固,目前国内粮食生产能力比较扎实稳定。在市场价格调节下,肉、蛋等副食品供给增长潜力较大,未来食品价格不会继续较快上涨。总的来看,当前我国消费物价涨幅还比较温和。按照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即扣除能源和食品价格以后的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1-6月仅为0.9%,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仍然控制在低水平上。
姚景源认为,随着各项措施下半年逐步到位,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将得到有效遏制,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有可能控制在4%以下。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上一篇: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裕
下一篇:中央储备粮质量抽查8月起展开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