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对早稻生产有“四忧”
来源: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07-08-03 阅读次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近日,笔者在粮食生产百强县的安徽省庐江县郭河镇三塘村、石头镇笏山村等农村搞早稻实割实测时了解到,农民对当前的早稻生产仍有一些忧虑:
一忧早稻价格的不合理性。虽然早籼稻收购有最低保护价,每50公斤70元,但农民为在家门口出售早稻方便,价格基本是每50公斤65元左右,要低于保护价,且种植优质稻不能体现优价。同时,去年“谁早卖、谁多卖,谁就吃亏多”的教训记忆犹新,这种人为影响粮食市场价格的混乱,无形中造成农户惜粮,承担了粮食存放的费用和损失,束缚了生产投入,这在一定程度是制约了农民的粮食生产。
二忧种粮成本增加。表现在:一是农资价格上涨。今年早稻生产以来,尽管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仍有上涨。在农村调查时,农民张文保反映,就他家今年早稻购买的化肥,碳铵每百斤28元,比上年增长3.7%。水稻专用肥每百斤48元,增长4.3%。红四方尿素每百斤96元,增长1.3%。钾肥每百斤115元,增长9.5%。就化肥这一项价格的上涨,仅早稻至少每亩要多支出4.4元。二是机械收割费提高。由于丘陵区,田块小,机械收割成本高,今年早稻机收每亩60元,比上年增加5~10元。
三忧土壤肥力下降。化肥过量和失衡使用,有机肥投入不足,土壤未能有效实行综合植物营养管理,导致田块有机质含量低,养分失调,地力减退,耕地质量下降。
四忧早稻成熟后易脱粒。目前该县种植的早稻品种,成熟后极易脱粒,在遭受台风暴雨和收割时田块到处都有脱粒的稻谷,若要是收割机收割脱粒更多,造成这种不必要的损失,农民感到实在是太可惜了。
来源:农博网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