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仪器网致力打造专业粮油仪器信息平台,本页面详细介绍探索藏粮于地 专家拟为我国耕地装上“红绿灯”详细信息!

探索藏粮于地 专家拟为我国耕地装上“红绿灯”

来源: http://www.grainyq.com/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16-10-11  阅读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昨天,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环所等科研院所及国内相关高校的20多位专家汇聚南京,正式启动“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问题咨询研究”项目。现场专家形象地比喻说,轮作休耕就像是为我国耕地“装上红绿灯”,绿灯时耕种,红灯时休整,让土地得以轮休,以积蓄地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
“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问题咨询研究”启动会。
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赵其国院士介绍说,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农民收入增长“十二连快”。然而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多重挑战,耕地高强度开发利用,耕地地力严重透支,水土流失、地下水严重超采、土壤质量退化、重金属污染加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因此,如何有序稳妥科学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探索“藏粮于地”的具体实现途径,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对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据介绍,土地休耕制度在国外已实施多年。美国1996年的农业法案提出休耕保护项目,截至2008年,美国有3470万英亩土地参加休耕项目。欧盟实施的休耕(退耕)还林还草计划,有效调控了粮食产量,平衡了供应市场,降低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危害,保护了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日本从1971年开始实施休耕项目,休耕面积依年份不同差异较大,大多数年份休耕农田的面积都超过50万公顷。
赵其国院士领衔的团队主要研究内容是:调研我国适于轮作休耕的耕地资源现状与区划,探索重点关注区域耕地实施轮作休耕的技术方案,提出重点关注区域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体制机制。
根据全国农业产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和区域土水资源情况,深入分析重点关注区域(如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连作障碍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矛盾,明确适于轮作休耕的耕地资源数量(如面积、范围、规模)和质量(如生产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开展适于区域轮作休耕的生态环境产业区划。
轮作休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分类型推进。根据重点关注区域导致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成因,通过轮作、休耕、退耕、替代种植等多种方式,严格管理土水肥药的合理使用,提出针对性的耕地轮作休耕技术方案,并开展综合治理示范。以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综合分析耕地轮作休耕的综合效益。
研究重点关注区域实施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相关政策,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和管理机制;构建实施耕地轮作休耕的差别补偿标准体系;建立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补贴补偿制度和投入机制、行政问责制度等;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与修复网络;培育生态环保的市场经济机制,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经济收益。
据悉,该项研究将于2018年完成咨询报告。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