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高标准农田 实现“藏粮于田”
来源: http://www.grainyq.com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16-05-17 阅读次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近年来,我市按照打造“永久粮仓”的要求,集中财力和精力,集中连片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力争“开发一片,成功一片,致富一方”,取得了良好经济社会效益,得到了基层群众一致好评。
改造中低产田打造“永久粮仓”
据介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地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近年来,我市在资金和项目安排上,每年都保证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80%以上的资金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并且重点加强了沿国、省道地带和环鄱阳湖滨湖地区及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地区的农田开发。
同时,在建设标准和内容上,我市对照“田地平整肥沃、水利措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进行设计建设,亩均财政投资标准也由过去的800元增加到今年的1500元。
斥巨资用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我市坚持以土地整理项目建设为契机,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统筹整合财政资金,积极盘活存量资金。2015年以来,我市共投入财政资金1.8亿元用于全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去年,市财政局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从市级留成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中安排了5028万元用于全市8个市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达1915.4公顷,新增耕地9.66公顷。
今年,市财政局将拨付2016年中央、省、市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资金13036.1万元,重点用于对全市四个农业县和市属国有农场的田、水、路、林、村等实行整治。近日,市财政局已拨付2016年度第一批土地整理项目上级补助资金7682万元,专项用于进贤县三阳集乡大岭村、钟陵乡东溪村等12个土地整理项目。
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达369个
据了解,我市调高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市级留成比例,确保了市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资金来源。同时,把市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与国家项目的亩均投资额统一起来,减少资金的浪费。在加强资金监管方面,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建设内容专项使用资金,对项目资金实行专人负责、专户储存、专账核算管理,并要求资金拨付按工程进度实行报账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专项资金。
2011年以来,我市共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369个,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9个,产业化经营项目145个,市级大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07个,市级成长性特色产业基地项目78个;建设高标准农田28.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64万亩,项目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比非项目区多增加210元。去年,我市集中抓好蒋巷、塘南、联圩、樵舍、衙前、长均、鼎湖等7个粮食主产乡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集中建设了高标准农田6万余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79万公斤,使项目区农民多增收1222.5万元。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效巩固和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藏粮于田”的目的。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上一篇:农民素质是农业升级关键所在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