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仪器网致力打造专业粮油仪器信息平台,本页面详细介绍航天恒丰刘海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应先解决土壤污染详细信息!

航天恒丰刘海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应先解决土壤污染

来源: http://www.grainyq.com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16-05-12  阅读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十三五时期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保障和依据,从而实现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新的目标要求正好包括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普遍提高。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规划。一直以来大家都在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但是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却出现了严重的状况,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由于人们大量的使用化肥和农药,土壤的质量已不可同日而语。目前中国的土壤陷入了农业生产带来的土壤退化问题和工业污染带来的土壤污染问题之中,与此同时,在这两个问题的双重夹击下,近年来粮食安全问题倍显突出,毒蔬菜、毒水果事件层出不穷,备受关注的镉大米事件便是其中一例。
航天恒丰总经理刘海明表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应先解决土壤污染问题。众所周知,土壤是一个国家最珍贵的战略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只有解决土壤问题,才能生产出无污染的粮食,进而造就健康的人群和健康的社会。但就目前而言,中国的土壤已满目疮痍。
首先是土壤的板结酸化。为了追求高产,大量使用化肥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但这个传统观念实际却忽略了一件事情:化肥的利用率不到30%,如果施100斤肥料,只有30斤能被作物给吸收掉,另外的70斤则会留存在土壤当中。向土壤中过量施入氮肥后,留存的氮肥会消耗土壤有机质,而有机质的减少,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导致土壤板结;而磷肥则是因为其本身的水溶性和移动性就很差,当水溶磷被作物吸收走后,大量的枸溶磷便会留存在土壤当中。同时,磷肥中的磷酸根离子容易与土壤中的钙、镁、铁、铝等元素形成化学反应,造成沉淀物,致使土壤板结;使用过量钾肥后,因为受到其阳离子置换作用,能将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的多价阳离子置换出来,而一价的钾离子不具有桥键作用,破坏了土壤结构。基于此,氮磷钾肥的多施用,便会造成土壤的板结、酸化。
其次是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为了消除土壤板结问题,增加土壤有机质,在国家十二五期间有机肥还田的政策之下,大量的企业以盈利作为主要目的,用低价去收购有机肥,将一些鸡粪、泥塘里的泥包括一些造纸厂的纸浆往田里扔,这些不加处理的有机肥不仅没有改善土壤环境,反而加重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从而造成作物重金属含量超标。另外,随着大量乡镇企业的出现,工矿企业遍地开花,而环保措施并不配套,治理方法的不完善,使得废弃物中的重金属,有的以废气粉尘形式沉降于工业区周围土壤,有的以污水形式随径流污染水体,之后间接污染土壤。
综上所述,土壤酸化问题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问题并存且相互影响。粮食安全问题并非单一的因为土壤重金属超标带来的影响,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的降低等也同样提高了粮食安全的风险性。因此要确保粮食安全,不仅要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治理,同时对土壤的酸化问题也需要得到同样的重视。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走出一条现代化的农业之路?
要想解决土壤污染,保障粮食的安全问题,不仅要减少化肥以及农药等产品不合理的使用次数与剂量,更要解决化肥与微生物活菌的共生问题。在不影响农产品产量的情况下,以无毒有效的方式来真正的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彻底地把重金属与药的残留从整个农业生态系统当中去除掉。致力于微生物研究并走在行业前列的刘海明博士表示,解决重金属污染的唯一因子就是蛋白质,而微生物发酵必产蛋白质和氨基酸。只有以微生物技术为核心,形成安全、有效的生物制剂,来代替部分化肥和农药,才能从根源上解决粮食安全的问题,也符合国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的产业政策和宏观发展目标。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