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仪器网致力打造专业粮油仪器信息平台,本页面详细介绍穆彦魁:粮食流通政策应重视加工环节详细信息!

穆彦魁:粮食流通政策应重视加工环节

来源: http://www.grainyq.com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15-12-02  阅读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粮油企业的寒冬已经来临,连行业大佬益海嘉里都感受到了阵阵凉意。    

“当前粮食价格的下跌具有必然性。”益海嘉里集团首席运营官穆彦魁认为,深度调整的经济周期导致包括粮食在内的大宗产品需求衰退,价格下滑,是全球经济调整的必然结果,但中国的粮食流通体制有其特殊性,政府为了增加农民收入,连年高价托市收购,政策的弊端日趋明显,粮食库存畸高、财政负担巨大,政府势必要做出相应调整。    对此,外界关心的是,一方面,市场化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市场环境仍寒气逼人。以益海嘉里为代表的大型粮油企业既承受来自粮食加工陷入亏损的压力,又要应对食用油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他们希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能改变目前的市场窘况。     

入秋以来,粮食主产区的玉米、小麦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而像益海嘉里这一类大型粮油企业,一方面在粮食加工环节亏钱,一方面还要面临食用油主业市场变化的压力。如今,市场规模停滞、品牌林立、竞争激烈也是国内食用油市场的真实写照。   

在穆彦魁看来,中国农业和粮油产业的市场化才刚刚起步,空间极大,中国粮食加工行业还处在比较落后的状况,价格机制还没有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对于政府通过托市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逻辑,穆彦魁表示理解。他认为,几十年来,“保证老百姓吃饱”是政府的首要任务,长期统购统销形成的管制思维很难一下彻底破除,这也是中国粮食市场放开晚、放开程度低、调控措施多的症结所在。   

事实上政府也在不断试图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尝试性改革,先是在大豆和棉花两个品种实施目标价格补贴试点,今年9月份又宣布下调玉米收储价格,10月份又宣布明年的小麦收储价格维持原来水平。  

“政策的调整势必给相关利益方带来‘阵痛’,但是改革是大势所趋,政府应该改进对农民的补贴方式,既要通过补贴保护农民,粮价又要让市场说了算。”穆彦魁还建议,要走活目前粮食流通困境这盘棋,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消化现有存粮,补贴粮食加工企业、鼓励企业把存粮转化为深加工产品是个多赢的办法。  

以玉米为例,穆彦魁认为,如果国家能给玉米加工企业一定补贴,利用现成的设备和技术,把库存玉米转化为淀粉糖,既能替代相当数量的进口蔗糖,又能减轻玉米库存压力,还能让玉米加工企业盘活经营,一举多得。    

穆彦魁还建议,粮食流通政策不应该把着眼点放在收储环节,而应该重视加工环节。与国外相比,我国农产品增值不是很高。比如,黑龙江耕地面积是日本的5倍,但粮食加工增值只有日本的1/5,原因是日本农产品加工业很发达,产业链很长。所以必须鼓励加工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农产品增值越高,农民增收越有保障。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专业信息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