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市场主体和价格体系
来源: http://www.grainyq.com/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15-01-27 阅读次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粮食价格形成的市场主体不平等,粮食价格形成的主体包括粮食市场的调控者、生产者、流通者、消费者,即政府、农民、粮食购销企业或商贩、城乡居民。政府在粮食价格形成中处于主导、支配地位;农民只是政府定价的被动执行者;
粮食购销企业按照制定的价格收购粮食,没有定价权或者定价权很小;居民作为消费者只是被动地接受定价。而粮食市场体系不完善,粮食批发市场特别是中央批发市场和粮食期货市场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协调粮食供求关系、调节粮食价格的作用还比较弱,市场规则不健全,竞争不公平。
粮食安全问题主要是数量问题,而不是价格问题。按照我国目前城镇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绝大多数人对于粮价上涨是有经济承受能力的。按2002年城镇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即使粮食价格上涨50%,直接粮食消费支出的增加也不到总支出的2%。
粮食安全新概念既要求发展生产,提高粮食供给能力,又要求增加收入,提高购买力。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是从粮食价格上涨引发的,粮食价格上涨,人们对粮食安全问题就着慌,呼吁政府采取措施平抑粮价。由于农业生产固有的自然周期,农民的生产决策和收益实现之间的时间跨度也很大。中国粮油仪器网 http://www.grainyq.com/
粮食购销企业按照制定的价格收购粮食,没有定价权或者定价权很小;居民作为消费者只是被动地接受定价。而粮食市场体系不完善,粮食批发市场特别是中央批发市场和粮食期货市场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协调粮食供求关系、调节粮食价格的作用还比较弱,市场规则不健全,竞争不公平。
粮食安全问题主要是数量问题,而不是价格问题。按照我国目前城镇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绝大多数人对于粮价上涨是有经济承受能力的。按2002年城镇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即使粮食价格上涨50%,直接粮食消费支出的增加也不到总支出的2%。
粮食安全新概念既要求发展生产,提高粮食供给能力,又要求增加收入,提高购买力。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是从粮食价格上涨引发的,粮食价格上涨,人们对粮食安全问题就着慌,呼吁政府采取措施平抑粮价。由于农业生产固有的自然周期,农民的生产决策和收益实现之间的时间跨度也很大。中国粮油仪器网 http://www.grainyq.com/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上一篇:粮食国际贸易与外汇能力关系
下一篇:粮价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