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硬度测定技术的发展
谷物是人类进行生存的必要条件,谷物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我们生存的质量与生活品质,而谷物的硬度又是谷物最重要的属性,我们一般使用谷物硬度计来进行测量,并且在国家规定的合理范围内进行严格的控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谷物的质量检测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像谷物的生产、加工、储藏以及消费等都是一些比较重要的部分。谷物的硬度是国内外谷物市场分级和定价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各国的育种方面重要目标之一。谷物硬度与谷物加工工艺和最终产品品质密切相关。谷物的制粉品质与籽粒硬度密切相关,硬度是表征谷物研磨品质的主要指标。
谷物硬度的变化可使谷物制粉流程中各系统在制品数量和质量、各设备工作效率、面粉出率和面粉质量、加工动力消耗等产生很大变化。小麦制粉流程和相应的设备技术参数,通常是根据原料小麦硬度范围确定的。硬质谷物胚乳中淀粉粒与蛋白质基质密结,其胚乳粒 (渣)在心磨系统中较难被研细而达到粒度要求,因而研磨耗能较多,但其胚乳易与麸皮分离,出粉率高,谷物色泽好、灰分低,而且压碎时大多沿着胚乳细胞壁的方向破裂而不是通过细胞内含物,形成颗粒较大、形状较规整的粗粉,流动性好,便于筛理;软质谷物则相反,谷物粉颗粒小而不规则,表面粗糙,粒度分布小且有较多的小粒存在,软谷物粉及其制粉中间物料较为蓬松,密实度小,流动性差,容易造成粉路堵塞,筛理效率也较差,综合表现为加工软谷物时总出粉率下降,产量降低,总动耗增加,操作管理难度增大。
谷物制粉流程和相应的设备技术参数通常是根据待加工的原料谷物硬度范围确定的,确定的制粉工艺流程对原料谷物的硬度变化适应范围有很大局限性。因此,预先测定原料谷物的硬度, 对于及时调整制粉工艺流程和相应的技术参数、确定配谷物方案、保持流程的物料平衡和生产稳定、提高生产效率等都具有重要的技术指导意义。建国以来,我国一直使用角质率的大小来反映谷物的硬度。角质率法又称玻璃质法、硬质率法。它是用肉眼观察籽粒透光部分所占的比例,从而判断其硬度。
但我国对角质粒的定义与国外相比有所不同。国外标准中,只有角质含量是100%的谷物籽粒才定义为角质粒,这类角质粒在所有谷物籽粒中所占的百分比例为角质率;我国则将角质部分占本籽粒截面1/2以上的籽粒定义为角质粒。角质率表示谷物硬度也存在测定程序繁琐的问题,满足不了谷物收购现场快速检测的要求。由于测定角质率前需要挑选去除谷物样品中不完善粒,常常在测定不完善粒指标后再检测角质率。中国粮油仪器网 http://www.grainy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