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发芽初期叶绿素的合成
植物的幼苗在黑暗的情况下进行生长的时候,是会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特性的。在黑暗的条件下,幼苗的生长是比较快速的,并且在顶端会形成一个弯曲的结构,叶片的根部就会出现发育不良的现象。叶片就会出现淡黄色的,我们可以使用叶绿素仪来对其进行检测,了解其中含量。植物幼苗生长在光照条件下的发育过程称为光形态建成,植物幼苗在形态上表现为下胚轴伸长生长受到抑制,顶钩伸直,子叶快速展开并转绿,前质体或黄化质体发育成叶绿体。
植物幼苗从暗形态建成向光形态建成的转变是幼苗脱黄化过程,光在这个发育转变过程起着重要的/开关作用。叶绿体是表现植物细胞典型特征的重要细胞器, 由于在植物光合作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叶绿体起源和发育的研究倍受瞩目。植物幼苗叶片发育过程最明显的标志是叶绿体的发育, 叶绿素生物合成在叶绿体发育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阐明被子植物幼苗发育初期Chl生物合成过程对了解光系统组装和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光照和抗生素处理绿豆黄化幼苗,观测幼苗转绿过程Chl含量的变化,其目的是为了阐明植物幼苗转绿过程Chl生物合成与光照的关系,同时为Chl生物合成和叶绿体发育过程质体和细胞核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一些实验数据。
从绿豆幼苗叶片Chl a和Chl b含量的变化曲线来看,在幼苗脱黄化初期(从黑暗到连续光照48h), 光质对Chl的生物合成的具有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合成时间和合成速度上。在幼苗叶片脱黄化过程最初照光4h内,单色光有利于Chl a的合成;同时单色光能够使Chl b合成提前;幼苗照光36h以后,单色光不利于幼苗叶片Chl的累积和幼苗生长。
在脉冲光处理过程中, Chl的生物合成与光量呈正相关;BL脉冲光在绿豆幼苗脱黄化过程有利于Chl b的生物合成。在绿豆幼苗脱黄化初期的12h内, Sm 不影响Chl a的生物合成过程,也不影响Chl b的合成;12h以后, Sm表现出对Chl的生物合成产生抑制作用。在光照2 h内,CH没有抑制Chl生物合成,光照2 h后,CH对Chl生物合成具有明显的影响。中国粮油仪器网 http://www.grainy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