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净度分析需要注意的问题
种子的净度是我们衡量一种植物种子的质量一个比较重要的标准,是我们对种子进行检测时必须要了解的数据之一。之前我们对种子的净度都是在室外进行实验的,但是由于外界条件的不确定性使得实验经常出现一些误差,渐渐的我们将实验放在室内的种子净度工作台上完成,这样受到的外界干扰就会比较小,得到的数据也是比较准确的。净度分析时,将待检种子样品划分为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杂质三种成分。每种成分的划分标准是进行净度分析的依据,只有将标准充分熟悉、准确把握,才能将各成分做出快速、准确的界定。
因此,这个环节是筛理、分离和分析的紧密链条,缺一不可。另外,还应避免样品成分的缺失,借助小毛刷、放大镜等工具,做到无遗漏、无剩余、无损失,以减少误差。此外,筛子的选择也很关键,主要注意每层筛子的孔径大小,使最上层筛上留有较大杂质和其他植物种子,尽量使净种子停留在第二层筛面,下层筛留有较小的其他植物种子和杂质,底筛上则是细碎粉末类的杂质和尘土。总之,筛孔的选择原则是使各种成分做到能分开的分开,最大程度的分离。
净度分析时根据试样重量决定称重时保留的小数位数,因此必须使用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绝不可使用托盘天平或精度低的天平。试样或半试样重复之间差值小于容许差距的前提下才能计算平均值,否则要重新取样检验;如有重型混杂物的样品需将计算结果进一步转化;不可忽视每种成分的修约及结果表示。规程规定,重型混杂物指大小或重量上明显不同的成分。这种对重型混杂物的界定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例如,对水稻、高粱种子净度分析时,其中混有的玉米、大豆种子是否属于重型混杂物,不同的种子检验员可能做出不同的判断,势必会使检验结果存在差异性。只有将重型混杂物的大小或重量标准进一步具体化或数量化,才能使检验结果具有高重复性。破损种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机械破损种子,另一类是生物破损,如虫、鼠咬食的破损种子。对于机械损伤种子较易做出判断,但对于被虫咬食种子,种子表面留虫眼,胚部残缺,对于这类种子的划分规程没有明确规定。相对于种胚,又可分为横向破损(种胚仅存在一半的破损种子)和纵向破损。中国粮油仪器网 http://www.grainy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