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仪器网致力打造专业粮油仪器信息平台,本页面详细介绍百合类药用种子的发芽详细信息!

百合类药用种子的发芽

来源: http://www.grainyq.com/  类别:实用技术  更新时间:2014-07-31  阅读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我们在对药用种子的发芽进行研究的时候,对温度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而且对播种的时期也是有要求的,因为要求比较高,一般自然的环境比较难以满足,所以我们采用人工智能气候室,在外界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这样的种子幼苗才能更好的成长。我们将百合科药用植物种子萌发对温度的要求研究结果报道如下,以便为药材栽培生产提供种子萌发所需温度的基本数据,供生产上参考利用。百合科药用植物种子质地坚硬,有许多种的种子存在休眠现象,如浙贝母、荞麦叶贝母、黑刺菝葜、菝葜等,给萌发带来了困难。

麦叶贝母种子有较深的休眠习性,在自然条件下其种子发芽需2 a的时间。在实验条件下,不同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见表3。从表可见,荞麦叶贝母种子在15℃,20℃的恒温及15 ℃~30℃的变温条件下7个月,其发芽率为零,证明在此种温度条件下不能打破种子休眠。但当种子置于15℃下7个月,或15℃~30℃12个月后,再将种子放在5℃的条件下6个月,种子的休眠即被打破,发芽率分别为74%和56%,证明打破荞麦叶贝母种子的休眠需要先满足一定时期的高温,然后再经过6个月的低温。

而未满足高温的种子,低温不起作用,这可从以下实验得到证明。1986年12月2 日将种子放在室外,这时自然条件下已没有高温,到 1987年春天,种子经过5个月的低温,还没有发芽, 当再经过夏天的高温季节,及第二个冬天低温季节, 在第二年的春天才能发芽,发芽率为46%。

通过观察发现,百合科种子的休眠主要属于生理休眠,其种子成熟时往往形态还未成熟(胚未发育,停留在原球胚阶段),而胚的发育与温度密切相关。实验证明百合科的胚后熟需要先高温然后低温的阶级。因此在药材生产中,应根据种子的不同生物学特征,进行必要的处理,避免造成损失。中国粮油仪器网  http://www.grainyq.com/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