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羊皮纸的色差研究
纤维特性不同的浆料具有不同的着色性能,同为硫酸盐漂白木浆,针叶浆比阔叶浆容易着色。当针、阔叶浆混合疏解时,因针叶浆对染料吸收快、染色重,易出现“色筋”。改进措施:先加入染料与阔叶浆混合均匀后再加入针叶浆,且染料加入前先用热水溶解,加入时用 80目筛过滤。浆料的白度决定了染色后产品的色光和鲜艳度。浆厂在制浆方法、操作条件上的差异,都会导致不同品牌的商品浆在浆料指标上有所差别,而其白度、浆内残余化学物的不同均会对成纸造成色差。
在草绿色羊皮纸的生产中,由于日本某品牌阔叶浆原料的短缺而使用国产某品牌的阔叶浆,日本浆白度约为82.8%ISO,国产浆白度约为88.6%ISO,两者相差较大。相同条件下,使用日本浆与国产浆手抄小样在色相上差别不大,但在实际生产中,使用日本浆比国产浆的原纸稍绿,而羊皮化后使用日本浆的羊皮纸略黄。因此,生产过程中要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的的浆料,如果换浆,也要选用原料及基础白度一致的浆料。
温度对染色效果有很大影响,提高染色温度通常能增加着色效果,所以要尽量保持纸浆的温度一致。这主要表现在季节性上,同一品牌、同一批次的染料,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不同季节里生产出来的原纸在色泽度、色光上就存在不同深度的色差。另外,生产原纸时,湿纸页经过干燥会使染料变色、褪色或产生块状色斑,因此要调整到合适的烘缸温度曲线并保持稳定。前后色差是指同一批色纸随着生产时间的推移,在色相与色泽深度上所存在的差异,主要是变深或变浅。
影响前后色差的因素主要有损纸的加入量、白水循环、化学原料、工艺条件及参数的波动等因素引起的。彩色羊皮纸品种较多,生产转换频繁,每种颜色的原纸在开机时全部使用商品浆原浆,随着生产过程中伏损与干损的增多,不可避免地要配加一定比例的损纸,损纸中含有大量的细小纤维,细小纤维吸附了较多的填料、染料,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纸颜色无疑将越来越深。一般固色剂的固色原理是:含氮的固色剂与负电荷的染料离子之间产生离子吸引力,降低了染料的水解度,使在纤维内变大的染料分子难于从纤维中释放出来,从而达到固色目的。
加入固色剂虽然解决了色纸褪色问题,但成纸的颜色不如不加固色剂的鲜艳。固色剂的加入对有些染料的固色效果影响不大,如直接桃红12B、直接耐酸大红4B S,但对有些染料如直接黄R的固色速度提高较快。对于复色纸,不同的染料其固色速度不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固色剂的用量。当固色剂用量较低时,固色速度的差异表现不明显,然而随着生产的进行,系统内残留的固色剂逐渐增多或者人为调整流量;当固色剂用量高于一定值时,成纸颜色将逐渐变化。以草绿色羊皮纸为例,该颜色由直接黄R、直接冻黄G、直接绿BE三种染料调制而成。在原纸生产过程中,由于固色剂对直接黄R的固色速度较直接冻黄 G、直接绿BE快,当固色剂的用量达到一定值后,原纸颜色将会逐渐变黄。中国粮油仪器网 http://www.grainy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