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农作物种子质量的监督与管理?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加快,“种子大战”愈演愈烈,种子在流通领域里的质量案件随之增多,加强对种子市场的质量监督越来越显得重要。笔者就怎样才能搞好市场种子质量监督略述浅见,供参考。
1 市场种子质量监督的意义及性质
1.1 市场种子质量监督的意义
市场种子质量监督是市场经济形势下种子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我国种子质量监督工作的发展和深化。种子流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头联系生产,一头联系消费,在生产与消费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最敏感的环节。无论是生产中的问题还是消费中的问题,都集中在流通过程中反映出来。生产、经营者关心自己种子的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能否实现,而广大消费者关心的是购到的种子是否是优质高产、货真价实的良种。
从质量把关的角度上分析,如果说抓种子生产领域质量监督是把住第一道关口的话,那么进入流通领域抓市场种子质量监督则是把住第二道关口。生产领域、流通领域一起抓,一断其源,二截其流,双管齐下,种子质量监督的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因此,种子质量的市场监督是种子生产领域种子质量监督的延续、深入和发展。
1.2 市场种子质量监督的性质和特点
市场种子质量监督兼有预防、把关和监控的性质,特别是预防和把关贯串于种子质量监督的全过程。经销者从选择品种、签订种子购销合同开始到购进种子时,质量检验验收和销售前质量检验检查都一直在把关,运用现代化的种子检验仪器如种子吹风机、风选净度仪等对农作物种子进行监测,预防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国家(政府)和监管部门根据掌握的质量趋势,在宏观管理上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而种子质量的市场监督有其特殊性,大致有四个特点,即监督的复杂性,监督的专业性,监督的溯源性,监督的仲裁性。
2 市场种子质量监督的原则
市场种子质量的监督与其他商品质量监督的原则是相同的,具有坚持统筹安排、分工协作、组织协调、寓服务于监督的原则,公正性和科学性的原则,监督与督促、处理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等。除上述共同的原则外,由于种子流通的特殊性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种子质量监督还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2.1 讲求经济效益的原则。
要求在种子质量监督活动中采取积极措施,尽量降低检验和检查费用,减少检查和检验时间,以最小的消耗达到质量把关、打假治劣的目的,杜绝伪劣种子进入流通领域,减少经销单位和消费者不应有的负担和损失。质量监督部门必须注意突出监督的重点,而不宜全面出击,不分青红皂白,市场有什么就监督什么;必须以较少的时间、较快的速度高质量地完成监督任务;必须想经营企业所想,急经营企业所急,寓服务于监督之中,为规范种子市场,促进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满足消费者所需作出贡献。
2.2 坚持谁经销谁负责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都对“产品质量”和“产品质量责任”作了明确规范。商品的经销者必须对其经销的商品质量负责。“谁经销谁负责”的原则是因为经销者作为生产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为着自身的发展和他人的利益,必须把“货真价实”作为自己的基本行为规范,切实把好种子购销合同质量关、购进种子验收质量关、销售前检验质量关,并且在因种子质量问题损害消费者利益时承担责任而不推卸。
2.3 追究生产者质量责任的原则。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种子生产者必须保证所生产的种子质量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在种子使用期内发现种子质量特别是纯度不符合国家标准时,根据不同情况由生产企业对用户和经销企业承担质量责任。一般说来,进入流通领域的种子质量,种子经销企业持有生产单位出具的《种子质量合格证》,纯度由生产单位负责,播种品质经过经销企业验收已经分清了质量责任。但必须指出,有的经营企业毕竟以经营为主,不可能具备完整的检测手段,也不可能对种子质量作全项检验。何况,种子的内在质量需要使用后才能发现。特别是种子纯度问题,在售前就客观存在,如果硬性强加给经销企业显然不合理,也是经营企业不能接受的。因此,对于这类质量问题,一经监督发现就完全有必要追究生产者的质量责任。总之,无论是生产者还是经营者的质量责任,在监督中首先要把他们的责任和义务搞清楚,这样经营者和生产者才能自觉地相互制约,互相监督,保证种子质量,共同对消费者负责。
2.4 鼓励经销企业建立自我约束机制,不经销伪劣种子的原则。
对市场种子质量的监督,是在种子生产企业加强质量管理,经销企业加强质量验收把关的基础上,对主要种子进行的不定期的抽查,带有核查性质和威慑作用。从种子质量把关的顺序上看,种子生产企业是把第一道质量关,而种子经营企业则是把第二道质量关,它们都是国家(政府)监督的基础。这两个基础工作搞得不好,即使市场监督的力量再强,也将防不胜防。
因此,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不仅种子生产者要认真加强质量管理,生产出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社会需要、用户满意的种子,而且对于经营企业也要求加强质量管理,经营的种子必须附有《种子质量合格证》,形成自我约束机制,严格把好种子质量关。在这一原则指导下,种子经销企业必须提高质量意识,把种子质量放在第一位,从组织机构、经营方针、质量把关、管理制度、仓储、运输、售后服务入手,强化质量管理,依法经营,加强自查,严格进货渠道,树立经销企业“货真价实”的良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