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仪器网致力打造专业粮油仪器信息平台,本页面详细介绍叶面积指数是判定农作物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详细信息!

叶面积指数是判定农作物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

来源: http://www.grainyq.com/  类别:实用技术  更新时间:2013-11-29  阅读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作物产量是作物自身生长发育特性、环境条件(气象、土壤条件等)和栽培技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根据这种认识,我们对产量与上述三者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通过模拟加以确定和概括,即可用以作出产量预报,为控制作物产量形成过程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一、产量预报因子的选择和产量模拟方程的建立

  农作物产量的90一95%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积累起来的。太阳辐射能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唯一能源。但对作物产量有实际意义的是投射到作物体的那一部分太阳辐射能,在现有条件下,要实测其数值是困难的。尤其是因为它受群体大小的影响很大,而群体大小又不一,所以植株实际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也各不相同。叶面积指数是衡量群体大小的主要标志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群体的截光量,一般可使用叶面积测量仪等专业仪器进行测定。

  叶片对气象条件以及水、肥、密度等措施反应敏感,它能够综合地反映出环境条件、栽培技术的作用;它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与产量形成过程相关密切。

  1975一1978年我们曾测定了春小麦(丰产试验任)主要发育期(分集、拔节、孕穗、扬花、乳熟)的叶面积指数和对应的产量。叶面积测定采用长x宽的方法,品种为墨卡,样品共25个,其中包括不同密度(基本苗10一36万/亩)、施肥量(折纯氮肥。一60斤/亩)、灌头水期(4月30日一5月13日)等处理,亩产700一1。。0斤,所取样品代表中等以上生产水平。

  依据上述资料,计算了产量与分桑、拔节、孕穗、扬花、乳熟期叶面积指数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一0.25,0.49*、0.66**、0.79**、0.74.*。除分萦期因当时尚未封行,光不是限制因子,其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关系不显著并且表现为负相关以外,拔节一乳熟期相关均显著,而且相关系数逐渐增大,至扬花期达最大值,乳熟期稍有下降。我们曾计算最大叶面积低。抛物线曲线都存在着一个极值。求出图1、2、3、4所列出的四个抛物线的极大值,即得到主要发育时期的临界叶面积指数:拔节期5左右、孕穗期9左右、扬花期7左右、乳熟期5左右。了解各发育阶段临界叶面积指数,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参考价值。因为在目前生产条件下,必须把群体控制在临界值左右,才能获得较高产量。

  利用积分回归方法分析了不同时期叶面积指数对产量的“贡献”。积分回归表达式为:

  夕二a。+a;x;+a:x:+a3x3+a;x‘+asx。(z)式中乡为产量估价值、x:、xZ、x3、x4、x。分别表示分粟、拔节、孕穗、扬花、乳熟期叶面积指数,a。、a,、a之、a3、a4、a。为回归系数。经计算,求得al=一194。85,a:二一68。55,a3=3!。53,a、=123.54,as=108.22。

  小麦扬花期叶面积大小反映了前期叶面积增长状况。如扬花期叶面积指数与分孽、拔节、孕穗期叶面积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一0.32、0.81**、0.86**;扬花期后进入子粒形成期,即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相关分析表明,在分孽、拔节、孕穗期叶面积指数保持一定条件下,扬花期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在。.9以上,即产量高低几乎完全取决于扬花期的叶面积大小。因此,选择扬花期叶面积指数作为产量预报的主要因子。

  如前所述,产量与扬花期叶面积指数可以用抛物线形式表示,夕二424.65+133.95F扬一9.43F2扬(2)式中夕为产量预报值(斤/亩),F扬为扬花期叶面积指数。经F检验,回归效果极显著;即利用扬花期叶面积指数预报产量是可行的。

  试验研究证明:叶面积指数大小与水分条件(指灌水适时)、氮肥多少、种植密度关系密切。气象条件(主要是出苗至灌水期间的总降水量和平均气温)对叶面积指数影响也很大。如果温度高,蒸发量大,则土壤蓄存水分较少,会使发育期提早,营养生长期缩短,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群体较小。我们曾分析春季(指4月中旬一5月上旬,下同)不同气象条件(主要是降水量和温度)的配合,春小麦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特点及其相应的栽培措施。春季干早、高温,小麦生育受抑制,群体较小,分粟多且成穗率较高,每亩穗数较多,但每穗粒数较少,故此时主要问题是防止群体过小和穗粒数减少。春季多雨低温,小麦生长量较大、发育迟,群体较大,分孽少且成穗率较低,每穗粒数也减少,故此时主要问题是防止群体过大和穗数、每穗粒数减少。综合上述,制约扬花期叶面积指数大小的因子与F扬的关系可以下列函数式表示:

  F扬=b。+b,x,+b:xZ+b3x。+b‘x‘(3)式中F扬为扬花期叶面积指数估计值,b。、b:、b:

  b。、b4为多元回归系数,xl为出苗一灌头水时的降水量(毫米),x:为种植密度(万苗/亩),x。为氮肥量(将所施入麦田肥料折算成纯氮肥斤/亩),x、为出苗一灌头水期间的积温。

  计算求得:b。二8.45,b孟=0.1327,b:二一0.0386,b3=0.0303,b、=一0.2030。

  F扬=8.45+0.1327x工一0.0386x:+0.0303x3一一0。1030x4(4)上式的复相关系数为0.84,标准误差为士0.34,相对误差为6.。%,经F检验,多元回归方程式(4)极显著。即运用(4)式估算扬花期叶面积指数可靠。

  二、产量摸拟方程的具体应用

  1.产量预报

  现以1976年代号S,一:试验田为例,说明产量预报计算过程。

  出苗至灌头水时累积降水量x;二8.6毫米,种植密度xZ=36.34万苗/亩,施肥量折纯氮肥量x3=48.62斤/亩,5月9日灌头水,出苗至灌头水时积温、、二3500C。将x,、x:、x3、x、代入方程(4),求得F扬二6.1,实测值F扬二5。8,两者相差0.3。将F扬再代入方程(2),求得夕=89。斤/亩,实测值Y二863.4斤/亩,相差27.5斤。

  2.选择适宜的栽培措施

  (1)选择适宜的灌头水时间如果已知x:=。,x:二19.07万苗/亩,计划施纯氮肥x3二60.94斤,要求F扬=7,选择什么时间灌头水较为适宜呢?

  将上述各值代入方程式(4),求得x‘二250“C,即出苗后积温达25。℃时,是适宜的灌头水时间。如果要求F扬=6.5,可求得x;二300℃。实际情况是,当x、=3300C时灌头水,则扬花期叶面积指数达到6.5,积温估计值与实测值相差30℃,相当2天时间。

  (2)确定施肥量已知:、,二15.4毫米、x:=37.63万苗/亩,计划5月13口灌头水,则x、=凌6少C,要求F扬=6,每亩需要施纯氮多少斤?同样将上述各值代入方程式(4),求得x3二53斤/亩,实际情况是施用纯氮55斤,F扬达到6.1,估计位与计算值接近。

  (3)确定适宜头水期和施肥量己知x*=。、x:二18.8。万苗/亩,要求F扬=6,现在需要确定适宜头水期和施肥量。

  同样将上述各值代入方程式(4),求得当x。二透。斤/亩时,x‘二290“C;x3=50斤/亩时,x‘“3200C;x3二60斤/亩时,x、=35。’C。上述结果说明,若保持群体大小不变,低肥宜早灌头水;高肥宜迟灌头水。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