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精英齐聚北京参加“分析仪器可靠性研讨会”
作为“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系列活动的子活动之一,11月26日,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仪器信息网主办的“分析仪器可靠性高层研讨会”在北分瑞利公司召开。来自科技部、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机械工业标准化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等政府、协会和科研院所的代表,以及十余家企业负责人、总工程师等近30人参加了会议。
作为“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系列研讨活动之一,本次活动核心议题为:探讨提升国产分析仪器可靠性稳定性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收集企业在研发、生产时遇到的可靠性、稳定性问题和困难,提出解决方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研究所教授孙宇锋作了“可靠性系统工程创新型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整体解决方案”的报告,孙宇锋提到,产品质量故障74%来自于可靠性问题,虽然提升产品可靠性在短期内会提升企业的研发、生产成本,但将极大地降低后期维护成本,总体来说,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可靠性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提升可靠性迫在眉睫。
北京中大永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学斌在报告中提到,国产分析仪器与国外分析仪器的主要差距在于仪器的可靠性,企业实施可靠性需要进行系统的、有步骤的工作。他并提出,希望能与国内分析仪器企业达成深层次的合作,共同推动可靠性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开展。
参加会议的分析仪器生产企业有北分瑞利、钢研纳克、中科科仪、东西分析、普析、吉天、海光、华科仪、先驱威锋、莱伯泰科和华夏科创等。
企业代表表示,分析仪器可靠性问题涉及到整体产业链等多个层面,其正是制约国产科学仪器品质的重要瓶颈。对于可靠性,很重要的环节是领导对可靠性的重视和落实。代表们纷纷表示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研究所的相关报告很感兴趣,邀请孙宇锋等学者进行更进一步的沟通。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顾问董景辰表示,关于可靠性,一些问题是在企业层面可以推动并改善产品质量的,而另一些问题,比如分析仪器是多品种小批量,靠企业自身进行数据积累很困难,而这是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关键差距。国家应给一些政策、项目支持,建设科学仪器数据库,让企业大家都受益。
科技部条财司条件处处长孙增奇表示,在可靠性方面,政府在做一些具体的工作,已经针对获批重大专项的相关企业进行了可靠性的培训。政府会在政策方面给予扶持,另外还要发挥行业协会、科研单位、企业的作用,共同推动,真正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会后,参会代表们参观了北分瑞利光谱生产车间,由北分瑞利副总工程师讲解北分瑞利在分析仪器可靠性方面开展的相关工作。
会议由仪器信息网总经理唐海霞主持。
“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为指导单位,仪器信息网(www.instrument.com.cn)主办,我要测网协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研究所和首都科学仪器装备协作服务中心等单位为支持单位,旨在扭转用户对国产科学仪器的偏见,筛选和扶持一批优秀的科学仪器产品和企业,帮助优秀的产品和企业走出国门,为国产科学仪器提供必要的资源整合服务。自9月5日在云南腾冲启动以来,已举办了包括“国产好仪器”、“分析仪器可靠性培训”等多个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