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仪器网致力打造专业粮油仪器信息平台,本页面详细介绍二氧化碳的来源与施用详细信息!

二氧化碳的来源与施用

来源: http://www.grainyq.com/  类别:实用技术  更新时间:2013-07-12  阅读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二氧化碳的肥源及其生产成本,是决定在设施生产中能否推广和应用二氧化碳施肥技术的关键。解决肥源有以下几种途径:
1.通风换气法
     在密闭的设施内,由于作物的光合作用,通过二氧化碳检测仪的数据测量,中午前后CO2浓度会降至很低,甚至达到150ul·L-1,最快、最简单补充CO2浓度的方法就是通风换气,在外界气温高于10℃时,这是最常采用的方法。通风换气有强制通风和自然通风两种。强制通风是利用人工动力如鼓风机等进行的通风,自然通风就是利用风和温差所引起的压力差进行的。但这种方法有局限性,表现在设施内的晒浓度只能增加到与外界CO2浓度相同的水平,浓度再增高受到限制;另外,在外界气温低于10℃时,直接通风有困难,会影响室内气温。
2.土壤中增施有机质法
     土壤中增施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能不断地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同时土壤中有机质增多,也会使土壤中生物增加,进而增加了土壤中生物呼吸所放出的二氧化碳。在不同的有机质种类中腐熟的稻草放出的二氧化碳量最高,稻壳和稻草堆肥次之,腐叶土、泥炭、稻壳熏碳等相对较差。
3.人工施用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二氧化碳发生源主要有燃烧含碳物质法、施放纯净二氧化碳法、化学反应法。
     (1)燃烧含碳物质法:这种方法又分为3种碳源。一是燃烧煤或焦炭,1kg煤或焦炭完全燃烧大约可产生3kg二氧化碳,这种方法原料容易得到,成本低,在广大农村发展潜力较大,并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温室供暖与眼施肥的统一。但是如果煤中含有硫化物或燃烧不完全,就会产生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且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容易控制。因此,在采用此法时,应选择无琉燃煤,并注意燃烧充分,避免烟道漏烟。二是燃烧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这种方法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较纯净,而且可以通过管道输入到设施内,但成本较高c三是燃烧纯净煤油,每升完全燃烧可产生2.5kg,这种方法易燃烧完全,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纯净,但成本高,难以推广应用。
     (2)施放纯净二氧化碳法:这种方法又分为两种.一是施放固态二氧化碳(于冰),可将其放在容器内,任其自由扩散,而且便于定量施放,所得气体纯净,施肥效果良好。但成本高,而且干冰贮运不便,施放后易造成干冰吸热降温,所以只适于小面积试验用。二是施放液态二氧化碳,液态二氧化碳可以从制酒行业中获得,可直接在设施内释放,容易控制用量,肥源较多。液态二氧化碳经压缩装在钢瓶内,可选用直径1cm粗的塑料管通入设施内。因为二氧化碳的比重大于空气,所以必须把塑料管架离地面,并每隔1—2m在塑料管上扎1小孔,然后把塑料管接到钠瓶出口,出口压力保持在1—1.2kg·cm-2,每天根据情况放气即可,使用成本适个,在近郊菜区便于推广。
     (3)化学反应法:利用强酸(硫酸、盐酸)与碳酸盐(碳酸钙、碳酸氢铵)反应释放二氧化碳。近几年,山东、辽宁等地相继开发出多种成套的二氧化碳施肥装置,主要结构包括贮酸罐、反应罐、提酸手柄、过滤罐、输酸管、排气管等部分,工作时将提酸手柄提起,并顺时针旋转90。
使其锁定,硫酸便通过输酸管微滴于反应罐内,与预先装入反应罐内的碳酸氢铵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经过滤罐(内装清水)过滤,氨气溶于水,二氧化碳气体被均匀送至日光温室供农作物吸收。通过硫酸供给量控制二氧化碳生成量,二氧化碳发生迅速,产气量大,操作简便,较安全,应用效果较好。
     此外,二氧化碳的固体颗粒气肥以碳酸钙为基料,有机酸作调理剂,无机酸作载体,在高温高压下挤压而成,施人土壤后可缓慢释放二氧化碳。据报道,每667m2一次施用量40—50kg,可持续产气40d左右,并且一日中释放二氧化碳的速度与光温变化同步。该类肥源的优点是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空间分布较均匀。但是颗粒气肥对贮藏条件要求严格,释放二氧化碳的速度慢,产气量少,且受温度、水分的影响,难以人为控制。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