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仪器网致力打造专业粮油仪器信息平台,本页面详细介绍国内外粮食供应链研究现状介绍详细信息!

国内外粮食供应链研究现状介绍

来源: http://www.grainyq.com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12-08-11  阅读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供应链理论拓宽了传统的物流范畴,并与价值链理论相融合,将生产、加工等环节均纳入其中进行系统考量,其中的产业安全问题尤其受到国内外理论界的普遍关注。1990年以来,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从制造业向农业领域延伸,先后出现了关于农产品供应链和粮食供应链的研究。肯尼特等最早提出粮食供应链概念,并以面包用小麦为例分析了小麦质量等级管理有利于加强小麦供应链中的垂直合作。霍布斯等进一步指出粮食供应链垂直合作有利于协调种植者、经营加工企业和决策者利益,索哈等认为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粮食供应链,应是宽泛的粮食产业、食品产业以及政府间的战略联盟,且供应链内各方须维持经常性有关共同目标对话。而麦道夫较早地观察到,发达国家大型农业跨国企业对全球的农业和食品生产的垄断力量在逐步增长,它们通过合并、收购、知识产权控制和生产专业化等方式,对其他国家的农业产业实施以少数发达国家为中心的垂直一体化战略,逐渐控制了从原材料供应、核心加工到最终销售的全部农业和食品生产链条。戴维斯等则指出,以利润为导向、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农业一体化生产体系,其结果是导致发展中国家出现普遍的农业产业安全危机,席娃认为,这将剥夺千百万人口的生存权与取食权,并将成为发展中国家未来产生政治经济危机的根源。国际行动援助组绷也指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应当采取措施对农业跨国公司进行有效监管,防止其对发展中国家农业以及

全球小农造成侵害。显然,构建粮食供应链已成为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做法,但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粮食供应链已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业安全,并引起国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如何构建以自身为中心的有利于保障粮食产业安全的粮食供应链,走出在“中心一边缘”结构的金字塔式“世界体系”中的边缘化阴影,目前的研究尚较少涉及。

近年来,国内从粮食供应链的视角研究粮食产业安全的文献逐渐增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我国粮食供应链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虽然其立足于流通,但绝不是一个只涵盖流通领域的系统,而是一个由粮食相关产业组成的大系统,有其一整套经济目标体系;二是从外资进入粮食产业带来的风险出发,指出外资加速介入我国粮食产业链,正趋向于从种子到田间管理等整个环节的控制,这已危及我国粮食主权安全,应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构建和优化我国粮食供应链。洪岚等睬讨了北京等地区的粮食供应链整合与构建策略,邱雁以为要引导粮食企业向规模化、产销一体化以及产品相关多元化发展。马红漫指出要对外资进入粮食产业进行适当监管,但也要警惕泛民族主义的过度泛滥。顾秀林以为,中国粮食产业要改变在“世界体系”中“边缘区”的分工角色,必须脱离以资本强权为驱动力的全球化,建设新的公平的可持续的现代世界体系。因此,可以看出,从粮食供应链视角分析外资进入对我国粮食产业安全的影响,可以较好地洞见我国粮食产业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更有效地防范外资进入所可能带来的风险。

综观已有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整体而言,粮食产业安全研究的系统性体现不足,单项研究较多、系统性研究较少,概括性研究较多、深化研究较少;对粮食供应链的研究,也多集中于对其本身的阐释。因此,需要将粮食生产、流通、加工等诸环节作为一个整体,从粮食供应链的视角,深入探讨外资进入对我国粮食产业安全的影响机理,对粮食产业诸链条的风险进行统筹调控,从而实现在充分利用外资的同时,有效应对外资对我国粮食产业的渗透,形成新型粮食产业体系,寻求一种更为综合、更为系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全方位粮食产业安全。http://www.grainyq.com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