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处置好新型研讨机构新型仪器器械成效核定
标定仪器器械购置的规划执行情况。主要勘验有无超规划或无规划等情况。标定仪器器械结构的有效性。主要对仪器器械增减变动的法定性、规定性和变动的端由做出估量。标定现有仪器器械的利用情况。经过核定,促使现有器械能最大限度地投入使用。标定器械的完好情况。按照器械完好率的要求,标定其符合情况,提出提高完好率的意见。标定器械台时的使用情况。查清器械台时损失的端由,提出提高器械台时利用率的措施。标定器械功能的发挥程度。经过核定,分析器械利用情况,提出提高器械功能利用率的意见。核定中发现的主要情况仪器器械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执行力度不够。
“211工程”加大了新型研讨机构硬件投入的力度,一批先进的仪器器械投入使用,新型研讨机构国资处也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在器械采购、分类、验收及保管等环节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国资处对于“211工程”的仪器器械只按照使用单位来分类,对于10万元以上的非整台套购进器械按若干个组成的小型器械分别验收登记,未将这些小型器械集中在某个系统器械下集中管理,这样对跨学科项目的购进器械及非整台套购进的新型器械的核对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211工程”建设项目为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但在核定中发现,存在部分器械未以招标方式购置的情况。
对新型仪器器械购置的可行性论证不充分。购置规划的论证、调研是处置好整个仪器器械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但在核定中发现,仪器器械购置前的可行性论证工作不够充分,缺乏广泛的市场调研。在购置仪器器械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造成有的器械使用次数极少甚至根本用不上,浪费了学校的宝贵资源。投资决策的失误将直接影响教学、科研的发展及仪器器械使用成效的提高。
仪器器械台时利用率低。经过分析仪器器械利用率等指标以及现场查看器械使用记录,在核定中发现仪器器械台时利用程度普遍偏低,主要端由是新型研讨机构实验室的设置绝大部分是根据课程和教研室来安排的,数量多、规模小,应用范围非常有限,没有扩展到各个相关学科研究领域,部分仪器器械只为研究某个科研项目而购置,完成了该科研课题之后,器械就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失去了使用价值。
仪器器械的功能利用率较低。有些单位过分强调先进性,追求高、精、尖器械,而对其实用性和易操作性重视不够,使得仪器器械的功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另外,技术人员对技术资料研究不够,没有对其原理和方法进行深入探究,只掌握其简单的操作程序,致使器械的使用成效难以发挥。还有对新型器械的功能利用不充分,器械预算费用不全。
对策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制订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确保仪器器械良性运转的前提。在新型仪器器械的购置、使用和维修方面建立一种自我约束与激励机制,保障资产的安全、完整,尤其要在仪器器械的购进、领用、报废等环节上制订一套科学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并注重制度的整体性、配套性和可行性,使每一项制度的最后执行权务必落实到人,实现责权利的统一。同时要处置好仪器器械的科学分类管理,确保规划、招投标、采购、验收入库口径一致,确保器械处于良好状态、正常运行,为新型研讨机构创造更好的成效。
总之,经过开展新型仪器器械成效核定,我们不仅发现了仪器器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还找出了仪器器械使用成效低的端由,这对新型研讨机构建立健全新型仪器器械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仪器器械使用成效最大化的目标起到了促进作用。http://www.grainy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