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仪器网致力打造专业粮油仪器信息平台,本页面详细介绍政策调控传言频现,食用油去向尴尬详细信息!

政策调控传言频现,食用油去向尴尬

来源: 网络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11-07-21  阅读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6月份限价令到期后,市场频频出现政策调控的消息,究竟消息真实与否,对市场影响如何?且小包装食用油能否在涨价风潮中重出江湖?另外,转运猪利好油企效应后期能否持续?
  一、限价令究竟是否取消
  近日,市场对于食用油限价令是否解除的讨论和报道频生。18日,国家发改委对网易财经确认,去年年底开始执行的限价政策已经解除,并指明下半年小包装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上涨,食用油价格将趋于稳中略涨态势。
  但是20日有媒体报道,据彭博社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食用油限价令并未解除,相关部门也未宣布任何投放国家储备油的计划。政府通过和食用油供货商协商,继续调控食用油价格。
  食用油限价政策到底是否取消?自6月底第二轮限价令到期后,市场就此政策的报道和评析就一直在延续,此前有消息称食用油限价令将延续到 8月中旬。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关于限价令炒作的消息很长时间被关注,主要还是市场对于政策调控意向把握不够,担心政策作用持续,未来价格走势会出现年前的大幅下跌局面。
  之前,中华油脂网主编郭清保也通过媒体多次表示,限价令是政府出台的一项控制终端小包装油价格的措施,属于特殊时期启动的行政命令,限价令到期后,政府不会再明示命令取消。
  至于市场各方对于限价令是否取消的争论,笔者认为可能属于资本市场的消息派为实现预期价位进行的炒作。对于现货市场来说,市场价格不可能因为限价令取消就大幅上涨,限价令延续,市场价格就大幅下跌。目前来看,油脂消费需求低迷是制约食用油现货终端价格滞涨的主要原因。以历年豆油一级现货价格为例,除2004年、2005年和2008年8、9、10月食用油价格处于下降趋势外,其他年份食用油价格基本以小幅上涨为主。
  二、400万吨临储大豆定向投放是否属实
  昨日,笔者通过网络媒体看到,行业相关人士对此事的担心依然较为严重,特别是近期市场传言称,国家将再定向投放400万吨国储大豆给市场,市场担忧政府借定向销售取代限价政策,继续对食用油市场实施宏观调控。
  对此,有分析人士推算,如果此消息属实,结合前几次定向投放,国家已经低价定向投放大豆约955万吨,国家临储大豆库存只剩下100多万吨,明显低于国家粮油储备安全境界线。并且,目前国内大型油脂加工企业港口库存积压,企业高价买来的进口大豆还面临资金周转困难,加之当前市场终端需求尚没启动,其他粮食品种走货量也一直较小,虽然国储低价销售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但是企业参与购买的兴趣预计将大打折扣。有消息称,国家5月底第三批定投的 221万吨大豆还未完全出库,既然前期已经遇到出库困难,现在如果继续投放,国家虽有意放,企业恐怕也无心买。因此,此消息对未来食用油价格影响比较有限。
  三、小包装食用油能否涨价
  本月上旬,南方媒体报道称,当地鲁花牌压榨优质花生油开始提价,涨幅约为5%.随后,鲁花负责人声明部分花生油涨价是因为捆绑销售,赠送的葵花油价格较高,所以上调了部分销售品种价格,花生油实际价格未变。之后,11日鲁花集团发函明令禁止上调小包装食用油价格,鲁花涨价一日游匆匆收尾。但是,一个星期之后,在河南郑州、山东等地,花生油涨价魅影再现,其中郑州鲁花花生油涨幅达23.7%,山东5升鲁花一级花生油涨幅12.3%;龙大一级花生油涨幅6%.
  小包装食用油到底涨价了吗?近期小包装食用油是否将有一次集体调价行为?分析人士认为,鲁花花生油率先提价,主要是今年春节之后,花生仁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企业库存基本见底,市场处于青黄不接阶段,在食品和生产资料齐涨等外围因素带动下,花生价格也被逐渐抬高,原料价格上涨增加了压榨成本,企业顶风悄然提价属于无奈之举。不过,与鲁花相比,中粮、益海等这些油脂巨头的表现则较为低调,一直表示将严守维持食用油小包装市场价格稳定的诺言,不会涨价。并且,据中华油脂网监测,7月初鲁花小包装调价消息扩散以来,各地豆油、菜籽油小包装价格并未出现调整,除部分地区散油出厂价格跟盘略有波动外,食用油现货价格并未出现明显上涨迹象。因此,笔者预计,短期内小包装食用油价格出现调整的可能性不大,除非市场散油出厂价格有明显涨幅。
  四、养猪补贴难解猪价高位困扰 转运猪利好能否持续
  近期,生猪和猪肉价格飙涨在推动国内CPI持续上涨的过程中,也给国内油脂加工企业带来了久旱之后的第一滴甘露。受猪肉价格大涨影响,养殖业补栏量增加,国内饲料市场趋于火热,用于生产饲料的粕类市场价格随之上涨,据本网监测,截至7月20日,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区间上升明显,在 3250-3320元/吨之间,月环比上涨100-150元/吨左右。豆粕前5个月的价格僵局借力飞猪市场,实现年内首度上涨并驱走了油脂加工企业的霉运,开始盈利。
  伴随猪价高涨成为推动CPI上涨的主力,国家政策调控的矛头也随即对准了生猪市场。国务院7月13日出台5条措施促进生猪生产,重新启动对能繁育母猪的补贴政策,规定对能繁母猪给予每头100元补贴。对此,市场担心养猪补贴会催生散户补栏积极性,对未来猪价下跌构成影响。对此,笔者认为,政府出台补贴政策,主要是为了增加市场供应,缓解未来市场供需矛盾,属于长效政策,政策效应需要较长时间来体现,短期对降低猪肉价格的作用十分有限。未来一段时间内,猪肉价格在国家抛储储备猪肉和对中间缓解的治理过程中,猪肉价格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是整体仍将处于高位。
  同样,对于养殖市场来说,随着生猪补栏密集度增加,饲料采购需求放大,豆粕价格将逐渐高涨并趋于高位,但随着市场热度的逐渐降低,豆粕价格会缓慢趋于平稳,上涨空间也将承压。且近期进口大豆到港量持续增加,港口库存高企,也对未来豆粕价格形成压制。因此,不宜过分看高豆粕市场价格,笔者建议企业在走货顺畅时期适当加大出货量。
 综合以上各种因素,笔者认为随着市场对限价令关注度的降低和市场消费需求的恢复,8月下旬食用油销售终端市场会逐渐启动,食用油将逐渐走出政策调控的尴尬境地,价格出现小幅上涨。且随着大豆港口库存逐渐消化,届时豆粕市场将面临较大库存压力,出现高位回落,但受猪价高位也将继续支撑豆粕价格预计高位盘整。同时,九月份市场对新豆价格预期较高也将为食用油上涨奠定基础。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