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行业上演诽谤门,公关总监被公诉
来源: 网络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11-06-08 阅读次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日前,北京赞伯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下称“北京赞伯”)项目策略总监郭成林涉嫌侵害金龙鱼商业信誉案,在深圳南山区人民法院开庭,但当庭没有宣布判决结果。
对于站在被告席上的郭成林,北京赞伯和鲁花集团都做出了“划清界限”的举动。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无论是北京赞伯还是鲁花集团,如果承认郭成林网上发帖攻击金龙鱼食用油品牌是一种职务行为,或将上演一场食用油领域的“蒙牛诽谤门”.
金龙鱼品牌持有者益海嘉里集团提供的资料称,公诉方在起诉书中表示:2010年8月,郭成林所就职的北京赞伯与山东鲁花集团签订了“营销策划咨询协议”,鲁花集团委托北京赞伯进行鲁花坚果调和油营销整合服务,并支付180万元。北京赞伯指派项目策略总监郭成林负责该项目。郭成林根据鲁花方面的介绍,提炼出鲁花的主要竞争对手金龙鱼存在转基因产品影响生育能力、采用化学浸出法提炼残留有致癌物质、摧毁中国大豆产业链等缺点,撰写了题为《金龙鱼,一条祸国殃民的鳄鱼》的文章,于2010年9月15日发表于天涯、搜狐等网站论坛及其个人QQ博客,点击率超过80万人次。
北京赞伯有关人士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郭成林的所作所为是个人行为,北京赞伯并不了解相关情况。
鲁花集团有关人士昨日则对记者表示,不认识郭成林,也不了解郭成林所在的北京赞伯与鲁花集团签订过营销服务协议。
实际上,鲁花集团在这场风波中处于非常微妙的位置。
1991年,益海嘉里集团生产的中国第一桶小包装食用油下线,金龙鱼食用调和油在全国走红,调和油的大获成功拉动了大豆油和棕榈油的消费,大豆油和棕榈油是调和油的主要成分,很快大豆油和棕榈油成为国内食用油市场的前两位品种,原来的老大菜籽油则退居第三位。
在某种程度上金龙鱼的成功就是小包装食用调和油的成功,金龙鱼成为调和油的代名词。油脂网信息主编郭清保说,全国每年小包装食用油的消费量约700万吨,主要是调和油。
金龙鱼在小包装食用油的市场份额一度接近50%左右,尽管如此,鲁花集团仍然闯出了一条生路,在属于小众市场的花生油领域大获成功,鲁花集团花生油的知名度以及市场份额超过益海嘉里的同类花生油品牌。
但是花生油由于成本原因售价较高,数量较少。业内人士透露,全国每年700万吨左右的小包装食用油中,花生油约40万吨,鲁花占其中的15万吨左右。鲁花集团要做大规模,进入调和油市场几乎是一个必然选择。
被公诉的郭成林正是为鲁花坚果调和油提供“营销整合服务”,实际上除了鲁花坚果调和油,鲁花集团还推出了花生调和油,希望能在调和油市场有所作为。
令人深思的是,尽管郭成林在《金龙鱼,一条祸国殃民的鳄鱼》中表示,金龙鱼使用进口转基因大豆作为原料,而转基因作物影响人的生育能力,因此金龙鱼“罪孽深重”,但无论是鲁花坚果调和油还是花生调和油,两种调和油中用量最大的恰恰是大豆油,原料同样是进口的转基因大豆。
****公关公司策划总监攻击金龙鱼影响健康被捕
由于撰写网帖严词攻击金龙鱼食用油,北京一家营销公司的策划总监郭成林因涉嫌损害商誉罪被深圳警方逮捕。本报昨日获悉,案件已经在6月3日开庭,而值得注意的是起诉书中首次出现了“鲁花”的身影,郭成林所在的公司竟是在给另一家食用油巨头鲁花服务的。
起诉书:鲁花支付营销公司180万元
本报昨日得到的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起诉书(【2011】589号)指出,沈阳市人郭成林2004年入职北京赞伯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下称为“赞伯”)。去年8月,赞伯与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营销策划咨询协议》,鲁花委托赞伯提供鲁花坚果调和油营销整合服务,支付赞伯180 万元,赞伯则指派郭成林负责此项目。接手项目后郭成林带领项目团队根据鲁花的介绍提炼出金龙鱼缺点,撰写了标题为《金龙鱼,一条祸国殃民的鳄鱼!》的文章,在2009年9月15日发到天涯、搜狐论坛和自己的QQ博客。
检察院以郭成林“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商品声誉”为由提起公诉。消息人士说,金龙鱼方面是在去年10月报案的,当月警方就以涉嫌损害商业信誉依法逮捕郭成林。
调查:转基因大豆大举进国门惹商战
上述帖子昨日仍能在网络找到,主要指责金龙鱼“控制”全球转基因产业链、转基因大豆导致丧失生育能力、金龙鱼大豆油是化学浸出有致癌物残留。
昨日金龙鱼通过其代理律师黎孟龙表示,所有产品完全符合法规和标准要求。本报尝试联系位于鲁花集团总部,对方表示负责人不在暂无法回复。
专家:我国已对转基因提出管理要求
本报在超市发现有销售鲁花、金龙鱼、多力等十多种食用油品种,标签上会列出“转基因”、“非转基因”字样。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蒋卓勤教授告诉本报,我国对转基因食品在产品标签上就要注明。“现有的科学方法证明对人体仍为无害。”
蒋卓勤指大豆油提取方法包括物理和化学两种,化学法会使用溶剂,“如果工厂设施先进不会有安全性问题。”
中国油脂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汪学德说,虽然部分食用油使用的是转基因原料,但精炼后油脂中的转基因含量几乎就没有了。他更直指所谓的非转基因其实是概念炒作,国家只对“转基因产品”有要求,非转基因产品则没有。
对于站在被告席上的郭成林,北京赞伯和鲁花集团都做出了“划清界限”的举动。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无论是北京赞伯还是鲁花集团,如果承认郭成林网上发帖攻击金龙鱼食用油品牌是一种职务行为,或将上演一场食用油领域的“蒙牛诽谤门”.
金龙鱼品牌持有者益海嘉里集团提供的资料称,公诉方在起诉书中表示:2010年8月,郭成林所就职的北京赞伯与山东鲁花集团签订了“营销策划咨询协议”,鲁花集团委托北京赞伯进行鲁花坚果调和油营销整合服务,并支付180万元。北京赞伯指派项目策略总监郭成林负责该项目。郭成林根据鲁花方面的介绍,提炼出鲁花的主要竞争对手金龙鱼存在转基因产品影响生育能力、采用化学浸出法提炼残留有致癌物质、摧毁中国大豆产业链等缺点,撰写了题为《金龙鱼,一条祸国殃民的鳄鱼》的文章,于2010年9月15日发表于天涯、搜狐等网站论坛及其个人QQ博客,点击率超过80万人次。
北京赞伯有关人士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郭成林的所作所为是个人行为,北京赞伯并不了解相关情况。
鲁花集团有关人士昨日则对记者表示,不认识郭成林,也不了解郭成林所在的北京赞伯与鲁花集团签订过营销服务协议。
实际上,鲁花集团在这场风波中处于非常微妙的位置。
1991年,益海嘉里集团生产的中国第一桶小包装食用油下线,金龙鱼食用调和油在全国走红,调和油的大获成功拉动了大豆油和棕榈油的消费,大豆油和棕榈油是调和油的主要成分,很快大豆油和棕榈油成为国内食用油市场的前两位品种,原来的老大菜籽油则退居第三位。
在某种程度上金龙鱼的成功就是小包装食用调和油的成功,金龙鱼成为调和油的代名词。油脂网信息主编郭清保说,全国每年小包装食用油的消费量约700万吨,主要是调和油。
金龙鱼在小包装食用油的市场份额一度接近50%左右,尽管如此,鲁花集团仍然闯出了一条生路,在属于小众市场的花生油领域大获成功,鲁花集团花生油的知名度以及市场份额超过益海嘉里的同类花生油品牌。
但是花生油由于成本原因售价较高,数量较少。业内人士透露,全国每年700万吨左右的小包装食用油中,花生油约40万吨,鲁花占其中的15万吨左右。鲁花集团要做大规模,进入调和油市场几乎是一个必然选择。
被公诉的郭成林正是为鲁花坚果调和油提供“营销整合服务”,实际上除了鲁花坚果调和油,鲁花集团还推出了花生调和油,希望能在调和油市场有所作为。
令人深思的是,尽管郭成林在《金龙鱼,一条祸国殃民的鳄鱼》中表示,金龙鱼使用进口转基因大豆作为原料,而转基因作物影响人的生育能力,因此金龙鱼“罪孽深重”,但无论是鲁花坚果调和油还是花生调和油,两种调和油中用量最大的恰恰是大豆油,原料同样是进口的转基因大豆。
****公关公司策划总监攻击金龙鱼影响健康被捕
由于撰写网帖严词攻击金龙鱼食用油,北京一家营销公司的策划总监郭成林因涉嫌损害商誉罪被深圳警方逮捕。本报昨日获悉,案件已经在6月3日开庭,而值得注意的是起诉书中首次出现了“鲁花”的身影,郭成林所在的公司竟是在给另一家食用油巨头鲁花服务的。
起诉书:鲁花支付营销公司180万元
本报昨日得到的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起诉书(【2011】589号)指出,沈阳市人郭成林2004年入职北京赞伯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下称为“赞伯”)。去年8月,赞伯与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营销策划咨询协议》,鲁花委托赞伯提供鲁花坚果调和油营销整合服务,支付赞伯180 万元,赞伯则指派郭成林负责此项目。接手项目后郭成林带领项目团队根据鲁花的介绍提炼出金龙鱼缺点,撰写了标题为《金龙鱼,一条祸国殃民的鳄鱼!》的文章,在2009年9月15日发到天涯、搜狐论坛和自己的QQ博客。
检察院以郭成林“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商品声誉”为由提起公诉。消息人士说,金龙鱼方面是在去年10月报案的,当月警方就以涉嫌损害商业信誉依法逮捕郭成林。
调查:转基因大豆大举进国门惹商战
上述帖子昨日仍能在网络找到,主要指责金龙鱼“控制”全球转基因产业链、转基因大豆导致丧失生育能力、金龙鱼大豆油是化学浸出有致癌物残留。
昨日金龙鱼通过其代理律师黎孟龙表示,所有产品完全符合法规和标准要求。本报尝试联系位于鲁花集团总部,对方表示负责人不在暂无法回复。
专家:我国已对转基因提出管理要求
本报在超市发现有销售鲁花、金龙鱼、多力等十多种食用油品种,标签上会列出“转基因”、“非转基因”字样。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蒋卓勤教授告诉本报,我国对转基因食品在产品标签上就要注明。“现有的科学方法证明对人体仍为无害。”
蒋卓勤指大豆油提取方法包括物理和化学两种,化学法会使用溶剂,“如果工厂设施先进不会有安全性问题。”
中国油脂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汪学德说,虽然部分食用油使用的是转基因原料,但精炼后油脂中的转基因含量几乎就没有了。他更直指所谓的非转基因其实是概念炒作,国家只对“转基因产品”有要求,非转基因产品则没有。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上一篇:油世界:中国植物油进口量料将增加
下一篇:库存充足,小包装食用油不会大涨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