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调查:农业地质调查显示中原粮仓是“绿色粮仓”
来源: 网络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10-06-29 阅读次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从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获悉,在对河南省黄淮平原5.8万平方公里土地展开农业地质调查之后,相关结果显示:中原粮仓是“绿色粮仓”、“安全粮仓”。
“河南省黄淮平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项目是部省合作重点项目,2003年11月由国土资源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河南省地矿局共同管理,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具体组织实施,项目历时6年。这也是河南省迄今开展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工作。
据了解,在调查过程中,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首次运用先进的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方法,完成调查面积5.8万平方公里,通过对作物营养元素、有益元素、污染元素等54项指标的系统分析,获取了海量地球化学数据,整理编制各类图件800多张,编写各类研究报告18份,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日前,这一项目顺利通过评审。
根据调查结果,河南省黄淮平原经济区土地质量总体较好,97%以上粮食产区土地符合国家制定的绿色食品产地标准(NY/T391-2000)。全省大宗作物采样分析表明,小麦、玉米、水稻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99%以上处于安全范围内,90%以上达到绿色食品标准,证明中原粮仓是“安全粮仓”、“绿色粮仓”。
调查还从地球化学的角度解释了河南省成为“中原粮仓”的原因:该省大部分地区土壤中的钾、锰、铜、锌、磷等有益元素都较富足,与小麦、水稻、特色农作物等生长的地质环境相适应。
“河南省黄淮平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项目是部省合作重点项目,2003年11月由国土资源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河南省地矿局共同管理,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具体组织实施,项目历时6年。这也是河南省迄今开展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工作。
据了解,在调查过程中,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首次运用先进的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方法,完成调查面积5.8万平方公里,通过对作物营养元素、有益元素、污染元素等54项指标的系统分析,获取了海量地球化学数据,整理编制各类图件800多张,编写各类研究报告18份,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日前,这一项目顺利通过评审。
根据调查结果,河南省黄淮平原经济区土地质量总体较好,97%以上粮食产区土地符合国家制定的绿色食品产地标准(NY/T391-2000)。全省大宗作物采样分析表明,小麦、玉米、水稻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99%以上处于安全范围内,90%以上达到绿色食品标准,证明中原粮仓是“安全粮仓”、“绿色粮仓”。
调查还从地球化学的角度解释了河南省成为“中原粮仓”的原因:该省大部分地区土壤中的钾、锰、铜、锌、磷等有益元素都较富足,与小麦、水稻、特色农作物等生长的地质环境相适应。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