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仪器网致力打造专业粮油仪器信息平台,本页面详细介绍抓住小麦中后期管理能获高产详细信息!

抓住小麦中后期管理能获高产

来源: http://www.grainyq.com  类别:实用技术  更新时间:2010-05-21  阅读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小麦是中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在北方播种很是普遍。农业生产中,小麦、稻米和玉米,各占一块很重要的位置。近几年,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农资价格的步步攀升,小麦生产已大大步入从前,很多农民朋友放弃种植小麦,而改种其他粮食作物。如何实现小麦高产,促进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已经迫在眉睫。
 
一、施好拔节肥,浇好拔节水
 
小麦从拔节至开花是一生中生长量较大的时期,根、叶、蘖、茎、穗等器官全面生长,群体和个体发展迅速,植株的生长量大,分蘖逐渐成穗,是决定每亩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需肥需水较多,田间肥水管理对保证丰收十分重要。
 
由于今年春季气温降低,小麦生育进程普遍推迟,目前部分地区小麦处于拔节中后期,是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前期没有进行春季肥水管理的一类苗,或者早春进行过返青期追肥但追肥量不够的麦田,均应在拔节期追肥浇水,一般亩追尿素15~20公斤。高产田要注意增施钾肥,一般每亩追施10~15公斤钾肥。追肥时要注意将化肥开沟深施,杜绝撒施,以提高肥效。
 
二、浇好挑旗水,酌情追肥
 
挑旗期是小花退化较集中的时期。保花增粒并为提高粒重打好基础是这一时期麦田管理的主要任务。挑旗期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此时灌溉有利于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并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由于4月21日的降雨全省分布不匀,对于没有降雨或降雨较少的地区,应抓紧浇好挑旗水。缺肥地块和植株生长较弱的麦田,可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
 
三、因地制宜,浇足浇好灌浆水
 
小麦扬花后10~15天左右应及时浇灌浆水,以保证小麦生理用水,同时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高温对小麦灌浆的不利影响,减少干热风的危害,提高籽粒饱满度,增加粒重。此期浇水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严禁在风雨天气浇水,以防倒伏。收获前7~10天内,忌浇麦黄水。给小麦浇水,也是要麦田的水分含量而定,如果水分充足,你再去浇水,不但不能促进植物生长,而且浪费资源。那么如何测定土壤中水分的含量呢?我们推荐使用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土壤温湿度记录仪或者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来测定,然后再根据测定的结果,给出一个经济实效的方案。
 
四、酌情叶面喷肥,延长叶片功能期
 
小麦生长后期叶面追肥,不仅可以弥补根系吸收作用的不足,满足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而且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干热风的危害,增强叶片功能,延缓衰老,提高灌浆速率,增加粒重,提高小麦产量;同时可以明显改善小麦籽粒品质,提高容重,延长面团稳定时间。因此,可在灌浆初期喷1%~3%的尿素溶液(加上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更好),或0.2%的天达2116植物细胞膜稳态剂(粮食专用)溶液,每亩喷50~60公斤。叶面追肥最好在晴天下午4点以后进行,间隔7~10天再喷一次。喷后24小时内如遇到降雨应补喷一次。为了简化操作,可与其他田管措施结合进行。如每亩用40%多菌灵乳剂50~80毫升、50%辛硫磷乳油50~75毫升、天达2116植物细胞膜稳态剂50克,对水50公斤配成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可起到同时防病、防虫、防干热风等“一喷三防”效果。
 
五、做好预测预报,及时防治病虫害
 
小麦挑旗后,是多种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时期,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主要有麦蚜、小麦吸浆虫、锈病、白粉病、叶枯病、赤霉病等,要做好预测预报,随时注意病虫害发生动态,若达到防治指标,要及早进行防治。防治麦蚜可用2.5%敌杀死乳油每亩10~15毫升或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每亩8~10克喷雾防治;防治一代粘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75毫升喷雾防治;防治小麦吸浆虫可在田间小麦70%左右抽穗时用50%辛硫磷乳油50~75毫升或2.5%敌杀死乳油每亩10~15毫升喷雾防治;防治锈病、白粉病可用25%百理通可湿性粉剂每亩30克喷雾防治;防治赤霉病、叶枯病和颖枯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75~100克喷雾防治。小麦赤霉病和颖枯病要以预防为主,穗期如遇连阴天气,在小麦扬花后要喷药预防。http://www.grainyq.com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