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粮食危机下的机会
2009年第11期《环球科学》杂志刊登了《转基因:农业的出路》。该文指出:“如果说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归根到底是人类消费和生产的平衡问题,那么农业就将会严重影响这个天平的左右两端……到本世纪中叶,全球人口预计将会达到90亿以上。因此,如何满足急剧增长的粮食需求,不仅是农业而且更是人类所面临的可持续性挑战。”该文认为转基因技术是农业的未来出路,但是绿色和平组织认为要谨慎对待转基因,以防止未来发生对人类有危害的事情发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认为:“政府应该特别慎重批准转基因植物商业化。科学家不能完全、预知对生物进行转基因改造,有可能导致何种突变而对环境和人造成危害。虽然实验非常成熟,但其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或许要在未来几代人后才显现。”
战争常常是由于粮食和饮用水的匮乏而引起的,解决了粮食问题就是解决了和平问题,老虎吃饱了之后不会去咬人,何况人乎!和平是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的主基调。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布朗抛出“中国威胁论”,撰文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到时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短缺和动荡危机?这时,袁隆平向世界宣布:“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由于未来气候变化异常,对农业的危害会引起全球各国的高度关注,想办法增产增收是各国应对未来粮食危机的必然选择。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按照规划,为实现到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000亿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1000亿斤的目标,中国耕地保有量须保持在18亿亩以上,基本农田面积15.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8亿亩以上;粮食单产水平达到700斤,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科技贡献率达到55%。
11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演讲《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里就专门提到:杂交水稻成为满足中国粮食需求和促进世界谷物生产的“金钥匙”。
为了保证全球粮食的生产供应,我国乃至其它国家都在推广袁隆平的团队研发出来的“超级杂交水稻”,为农民创收,为世界和平。有人预估,他的种子共创造效益5600亿美元。假设其中分零头给他,那么他的资产就会大致与世界首富比尔盖茨587亿美元相当。而未来地球人口会增加到90亿,生物能源同时被誉为最清洁最环保的能源。那么未来超级稻创造的效益会更多。
袁隆平虽已80岁高龄,但仍是一头乌发。“我现在是80多岁的年龄,60多岁的身体,40多岁的心态,30多岁的肌肉弹性。”袁隆平十分自豪地说。有人总结了袁隆平精神和品质:1、创新,是中国杂交水稻第一人;2、时刻关心人民,他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3、淡薄名利,如果他申请专利的话,或许他现在是中国最富有的人,可是他却把专利无私的贡献给国家;4、对艺术的追求,他擅长小提琴,平时喜欢广博群书;5、简朴,即使已经成为百万富翁,他的生活依旧简单。
中国古代纵横术名着《鬼谷子》中抵巇第四文言:“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巇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意思是说自然界的万物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人世间的事物也同样依照自然离合的法则发展变化。根据过去可以验证未来。当危机只是出现有了一点苗头,就得想办法去解决,不让危机变得深重,而不至于变得不可救药。
那么当世界粮食危机尚未爆发的时候,我们就得大力推广使用超级稻,多播种,广积粮。同时国家要大力出台利农政策,即使粮食危机没有发生,每年粮食丰收,大量积压于仓库也不会有什么不妥,陈粮可以制成酒精,变成清洁能源。巴西为全球产糖大国,每年大量的糖用于生产酒精供交通工具使用,从而减少对与石油煤炭的依赖。http://www.grainy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