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食品博览会完美开幕
尽管全世界仍笼罩在金融危机的白色恐怖之下,但是,上周六启幕的第七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仍在如火如荼的举行,甚至看不出一点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签约项目已达160亿。
【应危机】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食博会在漯河当地被寄予前所未有的厚望。而广大消费者显然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消费水平依然高涨。
16日上午的开幕式上,河南省省长郭庚茂的一番话,点破了从政府到民间的一致心愿。他说:“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深的新形势下,本届食博会以‘应危机、保安全、共和作、促发展’为主体,为广大客商共渡难关、共谋发展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希望它是一届应对危机、扩大开放、促进消费的食品盛会。”
食博会显然没有辜负期许,与上届食博会相比,1300个标准展位组成的展览现场,人山人海,这里的消费热情,让人丝毫找不到金融危机的影子。
众商家巧借“老外”推销
郭庚茂巡馆时,恰遇家乡河北的企业推销杏仁露。来自承德的王兴山一眼就认出了他的这位省长老乡,忙说:“郭省长,感谢您对食品行业的支持,尝尝我们的饮料吧。”郭庚茂很爽快地接过一小杯杏仁露,尝了一口,给予称赞。
漯河一家啤酒企业打起了“老外”的主意,他们专门聘请了两名外国小伙,手持古代兵器站在展位前,引来不少参展者上前合影留念。
食品企业争延产业链条
本次展会上,花花牛集团可谓阵容强大。花花牛纯净水、花花牛可乐GOGO、花花牛酷雪柠檬汽水、花花牛苏打水等,都被带到博览会。郑州花花牛饮水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马海波介绍:“实际上,早在6年前,花花牛便有桶装纯水产销,只是市场上不多见。”而花花牛的可乐,则是上个月刚刚问世的新产品。
马海波称,花花牛生产可乐等饮品,既是郑州、新郑两个花花牛公司整合后为增加产业链有意为之的结果,也是对花花牛纯水生产线的有效利用。据其介绍,花花牛的可乐产品比可口可乐便宜五毛钱,目标市场锁定县城和乡镇等低端市场。马海波以河南某本土碳酸饮料年销售4个亿为例,表示相信花花牛的可乐产品在农村市场同样能获得成功。
博览会上,商报记者还见到了中药品牌“仲景”推出的“香菇酱”,张仲景大厨房股份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该款产品目前每月能带来50万元的收入,公司在终端食品方面正“低调尝试”。更新的一款产品,来自浙江的一个企业。该企业带来的“速食水饺”,可以像方便面一样,开水冲泡即可食用,而且味道可口。厂家介绍,他们是从日本引进的生产线,饺子先经高温蒸熟,后以零下35摄氏度低温迅速冷冻,最后再进行干燥而制成。据称,这项创新产品得到了包括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杜荷在内的业界人士认可。
【共合作】
160亿签约项目 展现合作诚意
第七届中国食博会开门第一天即收获硕果。16日,总共有75个项目完成签约,涉及总投资159.91亿元。
食博会组委会介绍,本届共签约境外资金18.8亿美元,与食品相关的项目资金41.67亿元。食博会还引进了3个世界500强项目,分别是双汇集团与日本火腿集团合资的5000万肉鸡养殖、加工项目,双汇集团与美国杜邦公司合资的蛋白加工项目,中粮集团独资兴建的粮食深加工项目。此外,福建亲亲食品公司在临颍投资3亿元的亲亲食品工业园项目,美国卡菲亚国际投资公司在舞阳独资2亿元的高档食品项目,旺旺集团在漯河独资1.1亿元的旺旺休闲食品项目,海尔集团独资1亿元的海尔豫南物流仓储项目等,也都引起与会者的关注。除了重大项目的签约,大型采购洽谈会也是食品博览会的一大亮点。本届,总共有47家采购团到会,参会企业1272家,其中不乏沃尔玛、家乐福、易初莲花、大商集团等重量级采购企业。据介绍,仅双汇集团一家,就签订了30亿元的供销合同。
漯河市商务部门表示,本届食博会项目签约额虽不及上届的190.7亿元,但在经济形势艰难的大背景下,已属不易。
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本次食品博览会被寄予了厚望,被认为能展示中国经济仍保持增长,中国人民仍敢于消费,对市场充满信息的标志。而第七届食品博览会也终于不负厚望,在开幕第一天,即取得了160亿的签约项目。相信,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国内经济,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中国粮油仪器网 http://www.grainy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