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仪器网致力打造专业粮油仪器信息平台,本页面详细介绍水利设施建设:把握粮食丰收之重详细信息!

水利设施建设:把握粮食丰收之重

来源: http://www.grainyq.com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09-03-26  阅读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编者按 2009年的大旱给我们敲响了警种。在大旱面前,各方协同作战、主动出击和资金的全面落实为抗旱保苗提供了及时的保障,保证了粮食主产区小麦等农作物的稳产。但在抗旱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田水利设施仅仅依靠政府财政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没有引入以金融信贷为主的多元化融资途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无疑给金融部门提出了新课题。

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主持人: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对于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吉林白城和河南南阳都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请简单介绍当地的水利建设情况及农业情况。

姬铁军: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现有耕地1113万亩,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全市现有大中型水库8座,塘坝70多个,水源井10万眼,购置并安装喷灌设备1万多台(套),建成节水灌溉示范区22处,实现旱田全程灌溉能力420万亩,全市有效灌溉面积只占38%,比全国低8个百分点,农田水利化程度比较低。目前新建的引嫩入白、大安灌区工程将为合理开发利用过境水资源,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发展水田灌溉、提高粮食产量,促进粮食生产安全必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从总体上看,白城市处于十年九旱的气候,粮食产量很不稳定。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抵御干旱少雨的自然灾害能力较低。

王晓:南阳市地处河南省西南部,辖13个县市区,有耕地1411万亩,素有“中州粮仓”之称,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河南省粮食主产区之一。

近年来,在各级部门的投资下,共建成大中小型水库491座,其中大型2座、中型22座、小型467座,总库容24.55亿立方米;全市拥有机电井7.73万眼,机电灌站801座,流动灌溉设备2300台,塘堰坝近2.2万座,水窖6602座。建成万亩以上自流灌区37处,全市有效浇灌面积676万亩,旱涝保收田48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50万亩。较为完备的农田水利设施和资金的投入为战胜2009年南阳特大旱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投入不足是瓶颈

主持人: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为46%的,农田水利化程度比较低。导致农田水利设施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资金投入不足。那么,您认为制约金融支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瓶颈是什么?

姬铁军:长期以来,辖内的农田水利设施经营主体与信贷资金投放条件不对称。目前,辖区的农田水利设施经管主体、运行机制、经营模式、产权归属等各异,而且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种类型。在管理上涉及的部门广、头绪多,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申请贷款尚没有合格的承贷主体。大中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国家投资,但产权并不明晰,因此没有稳定的现金流,是借贷双方建立借贷关系的突出障碍。

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缺少配套政策,具体表现为:农田水利建设贷款缺少减免税费的政策;贷款出现风险时,缺少保全政策;贷款出现损失后缺少一定补偿政策;作为贷款抵押的农田水利设施缺少保险政策。从而使商业性金融机构望而却步。

管理体制不顺,产权不明晰。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由集体经营转变为农民分散经营,已建成的农村水利设施由于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产权归属不明确。国家、集体、受益农民三者的职责和义务界定不清,导致农村水利设施建、管、用脱节,管理、维护主体缺位。加之各地长期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大轻小、重枢纽轻配套,致使农村水利设施成为“国家管不了、集体管不好、农民不愿管”的局面。

王晓:制约金融信贷支持的因素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权关系模糊是形成金融信贷投入瓶颈的关键所在;对农田水利主体认识定位不清难以主动引入金融信贷资金。从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的历史可以了解到,农田水利设施资金投入经历了政府出钱、农民出工到公助民办的模式,在认识上形成水利设施属于公共产品或半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财政出资兴建,这就造成了很少有兴建、维修农田水利设施考虑或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得资金支持的。农田水利建设本身的风险大,再加上农业风险补偿机制、农业保险机制的缺失,商业性金融更是不敢涉及,另外,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能力仍然有限,项目贷款的管理经验也很少,对农田水利建设这类期限长、规模大的资金需求,往往是有心无力。而政策性银行在这个领域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积极协调搭建平台

主持人:多年来,大型农田水利建设还主要靠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投放资金来建设和维修,但对于中小农业水利设施特别是水渠等设施的建设和维修的资金筹集,您认为基层央行如何发挥了作用?

姬铁军:多年来,辖内各级人民银行加强窗口指导和政策指导,促进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有效衔接;特别是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白城中支制定了《涉农金融机构支持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指导意见》、《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的金融指导意见》,两个意见都明确提出把支持“三农”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信贷投放的重要方向。同时,召开窗口指导会议,对相关政策支持问题进行研究,并组织了各农村金融机构对辖内新上的投资131亿元的“引嫩入白”工程、大安灌区工程和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对辖内各家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协调政府,搭建平台,使农发行对支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了新的动作,并制定了《农田水利设施贷款管理办法》,以便尽快开办此项业务,为辖内金融机构支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

王晓:近年来,人民银行及各级金融机构在农田水利及附属设施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市投入信贷资金6.4亿元。一是人民银行总行及各级行都相继出台了金融服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工作意见,从对金融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扩大信贷投放规模、提供多元化融资及开发合适的金融新产品等几个方面对金融支持农田水利建设进行了指导和要求。二是商业金融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和寻租社会担保对象来满足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申请需求。从已发放的贷款方式来看,多是与政府部门协议财政预算的方式及以水库副业为承贷主体由电力或相关企业提供担保的方式取得信贷资金。三是政策性金融通过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来增加对农田水利的信贷投放。近年来,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是通过这一方式来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四是农村信用社向农户发放信贷资金,主要用于所有权改制后的山林、茶地的水利设施建设及农户抗旱救灾设备所需。仅2009年抗旱就投入了2亿多元信贷资金。

明确信贷主体

主持人:今年的大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从当前的实际来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投入不足,而金融信贷投入的不足是制约农田水利建设的一大瓶颈,您认为如果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应从那些方面入手?

姬铁军:深化改革内部管理机制,尽快具备合格的承贷主体。对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将水利设施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大力推行水利体制改革;采取“以水养水”的新路子,建立起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此基础上,尽快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调动金融机构对农田水利设施信贷支持的积极性。在改革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之后,使农田水利设施作为抵押物品具有合规性,实施相关的农田水利设施保险政策;大力推行农田水利设施贷款贴息政策,减轻承贷单位的经济负担;制定农田水利设施贷款风险和损失的补偿政策;建立自上而下的农田水利系统融资担保机构,解决承贷主体缺失和抵押不足问题,对辖内支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金融机构,按投资比例,由政府给予奖励,并对金融机构增加农田水利建设贷款给予税收优惠或退税政策,充分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王晓:改变原有的单纯依靠国家投资办水利的模式,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改革。可采取多种形式兴办小型水利工程,调动农民群众投资兴建水利工程的积极性,实现小型水利工程建、管、用和责、权、利的统一。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资,引导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财政资金的引导下,落实农田水利建设的“民办公助”。政府通过设立以奖代补基金,鼓励集体、个人投资兴建水利工程。扩大对金融支持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贴息和退税力度。同时,加紧建立政府主导的农田水利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加快农业保险体系建设,支持农业保险公司与金融机构建立“信贷+保险”合作。

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扩大央行支农再贷款使用范围,允许用于支持小型、微型农田水利建设;建立风险监管及呆账核销差别化政策,针对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与收益的不确定性,出台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信贷支持政策,对因农业自然灾害而形成的风险优先予以呆账核销,在风险监管、责任追究及考核上要和一般性商业信贷有所区别。http://www.grainyq.com

刘焕钦 金融时报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