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稻谷储藏有技巧
来源: http://www.grainyq.com 类别:实用技术 更新时间:2009-02-27 阅读次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
玉米在收获时天气已冷,加之玉米果穗外有包叶,在植株上得不到充分的日晒干燥,所以玉米原始水分较大,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在20——35%,玉米呼吸旺盛,是小麦的10倍。玉米水分越大,呼吸强度越大,产生的热能就越多,玉米霉变也就越快。针对玉米特点,储藏的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田间降水。玉米定浆之后,在田间对玉米采取“站秆扒皮降水”的方法,晒15天左右收割,这种方法能使玉米提早七八天成熟,水分比未站秆扒皮的低5——6%,籽粒饱满,脱粒时减少破损,提高产量5%左右,同时也易于储藏。二是采用玉米棒子果穗储藏法。由于玉米棒子在楼子内空气流动大,散热散湿效果好,粮堆温度变化较小,从根本上防止了虫霉危害。当水分降至14.5%时,即玉米脐凹陷,用手摸有响声,散落性增强时,即可脱粒。脱粒后不用晾晒,直接转入粒储。
稻粒的胶体结构松弛,对高温的抗性较弱,每经一次高温,就会引起品质变劣,产生黄粒米。稻谷收获后因遇雨未能及时晾干,会在堆内产生黄粒米。稻谷水分在18%以上,气温在20℃——30℃时,堆放一星期就有10%的黄粒米。针对稻谷储藏的特点,储藏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在田间晾晒,尽量让果穗通风,每3天翻一遍,直至稻谷晒到14——14.5%水分,才能码垛。码垛存放时间不宜长,避免由于不通风,造成局部发热,产生黄粒米。脱粒后的稻谷,如水分较大,可采取阴晾的方法,不能在强烈阳光下爆晒,以免即产生碎米,影响稻谷的出米率和食用品质。http://www.grainyq.com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上一篇:饲料原料的常用物理处理方法
下一篇:分析天平的维护和保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