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仪器网致力打造专业粮油仪器信息平台,本页面详细介绍粮丰工程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有效科技支撑详细信息!

粮丰工程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有效科技支撑

来源:  类别:行业资讯  更新时间:2008-07-30  阅读
【本资讯由中国粮油仪器网提供】记者从29日于郑州召开的全国粮食丰产科技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了解到,自2004年以来,由国家四部委联合12个粮食主产区人民政府实施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

  据了解,2004年,按照国务院对我国粮食生产的部署,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联合12个粮食主产区人民政府,启动实施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4—2010)。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总体思路是立足我国粮食主产区的三大平原(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主攻三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主抓“三区”建设(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三三三”战略,实施以可持续超高产为核心,以强化技术集成创新为重点的科技攻关部署。工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依靠科技创新,持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有效科技支撑。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讲话中说,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以来,经过各地、各部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筛选了100多个高产优质高效粮食作物新品种,集成创新了约百套具有区域特色的作物大面积丰产栽培技术体系,建成了一批粮食高产示范基地,科技示范区面积累计6亿亩,项目示范区面积占全国粮食生产面积的10.1%,5年累计增产粮食3660万吨,增加经济效益达500亿元。其中,2008年,全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建立11万亩小麦核心试验区,平均亩产达到573.6公斤,比一般麦田单产高200公斤。同时,示范区化肥利用率与灌溉水利用率提高10%以上,农药用量减少约25%,每亩节本增效100元左右。2007年,长江中下游平原稻麦两熟地区单季创造了15亩连片最高亩产903.3公斤,在黄淮海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亩产1733.66公斤,东北平原春玉米区雨养条件下亩产1183.49公斤的高产记录。这些高产典型引领了我国粮食主产区高产的发展方向,充分展示了自主创新在挖掘粮食丰产潜力方面的巨大作用与效果,也为世界展示了我国有效保障粮食安全的科技实力。

  万钢认为,项目的实施,形成了全国一盘棋的粮食科技创新大协作,共有300个科研单位及企业、近4000名粮食科技人员参加了联合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有力推进了我国粮食科技自主创新,造就了一批粮食科技创新领军人物,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粮食科技学术骨干,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粮食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已培养了从事粮食科研的研究生1000多名,累计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250万人次,有力地促进了粮食丰产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保证了技术措施真正落实到位。

作者:訾红旗 来源:河南农业信息网

中国粮油仪器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最近更新仪器
推荐仪器
相关新闻
热门产品